香港海南商會會長 張學修
香港人在分享國家繁榮富強、香港經濟發達的同時,也享受了社會穩定、民主進步的成果。儘管目前的香港在社會發展進程中,同樣存在許多方面深層次的矛盾,但相比十五年前港英政府年代,及目前歐美國家的社會現狀,在香港成功實踐「一國兩制」,其表現出來的事實和優越感,是毋庸置疑的成功。
時間總是飛逝而過,轉眼間,香港已經回歸祖國十五年了。最為世人所關注的,當屬香港人的生活方式。除了每逢周三及周六的賽馬照舊之外,任何人、任何團體,想表達訴求、上街遊行,只需提前向警察局提出申請,只要不阻礙交通、不影響民生,便很容易獲得不反對通知書,根本毋需作任何具有政治目的審查。某次乘的士時,同一位較為年長的的士司機閒聊,對方稱九七回歸前很難在街上看到遊行隊伍,因為當其時的遊行是有限制的。
言論自由充分受保障
如今,經常掛在香港人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我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你管得著嗎?是啊,香港人的言論自由,不受其社會背景、政治動機以及政治目的所限制,只要不侵犯他人的自由、安全與利益,不逾越香港的法律底線,你想說什麼都是受到法律保護的。
可能不太為人知的是,九七回歸前,英國軍情六處在香港的其中一項工作,就是監聽、審查特定人物的言論,若有針對英女皇的不敬之語,就要被送往專門醫治精神病的青山醫院作政治治療。所以,當其時的香港,只有港英政府和英國人才有言論自由,香港人哪裡敢說三道四。
好多朋友都抱怨,離開香港到外地公幹,最不習慣的不是住宿和飲食,而是想看的報紙、電視節目實在太少。所以,惟有時常改變計劃,縮短行程早點回港。回到暫別的香港,第一時間想做的,就是閱讀不同的報紙,收看不同的電視節目,收聽不同的電台廣播。香港這個自由社會,造就了出版業的蓬勃發展,媒體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或是反映民生訴求,或是跟蹤社會資訊,或是監督政府施政,或是評論官員表現,或是公佈民意取向。大大小小二十多份報章,上百份雜誌,其每天發行量之大,幾乎每個香港人人手一份。
香港的律師事務所從業人員之多,可能是世界上按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區,也可能是最為忙碌、收入最好的行業。在香港,有聽過銀行因經營不善而倒閉,卻甚少聽聞律師行倒閉。支持律師行業蓬勃發展的原因,就是香港人相信公正、公平、公開的法律制度。任何爭議和糾紛,辨別是非的標準,就是法院的裁決。區域法院、高等法院和終審法院,保護了每一位與訟雙方的權益;而香港作為法治社會,每一位港人的財產和私隱都獲得保護,與此同時,也保證了香港人的平等與尊嚴。
成功落實「一國兩制」的典範
回歸十五年了,香港的現狀令世人出現三種截然不同的態度。首先,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繼續繁榮發展,令對香港抱有敵意的外國政治集團徹底失望。因為他們希望看到的是香港回歸後政治動盪、社會混亂、民心不穩,為他們當時鼓吹的「一國兩制」必然失敗找到理由和依據。其次,令對香港現狀不滿的本港泛民人士失望。回歸前後,香港部分人士,多次接受國外政治組織邀請,到西方國家演講,散播謠言,稱香港民主精神已死,民主人士受到攻擊和限制…… 結果卻是香港人為這種過分的民主與自由付上了沉重的經濟代價。所以,即便他們再有本事,也無法借題發揮。最後一種是香港社會的主流民意對「一國兩制」的認同。雖然經歷三屆特區政府,兩位不同面孔的特首出現,但是香港普羅大眾享有的集會自由、言論自由、新聞自由和法治精神等核心價值均沒有改變。梁振英先生當選特首後,再三表明上任後堅定不移地維護香港核心價值的決心,這是不容置疑的。
香港是目前世界上貫徹「一國兩制」成功的典範之一。最令港人感到滿意和自豪的,莫過於在香港充分享受到兩種不同社會制度的優勢。香港保持民主和自由,法律保護個人的財產利益,法治保護社會的公平正義。這就是香港人重視關注的核心價值,在回歸的十五年得到了廣泛充分的體現,更重要的是五十年不變的承諾,已經成為事實。同時在中央政府和全國人民的支持下,給予香港廣泛的支持,鞏固了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貿易中心的地位,為香港的穩定繁榮持續發展提供了保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