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諸郎
香港回歸祖國之後,反對派每年於「六.四」以及「七.一」的兩個日子例牌舉行遊行示威,每次都對參加遊行示威的人數報大數,成為真正大話精。他們報大數的程度不一而足,從一倍至十數倍不等,似乎視社會形勢需要而定。
如二○○三年的「七.一」遊行,警方公布人數只是三十五萬人,他們自己公布卻有五十萬;又例如二○○七年的「七.一」遊行,警方公布只有二萬人,然主辦單位的反對派卻公布有六萬八千人;二○一一年他們宣稱有二十一萬八千人參加遊行,警方和港大民調公布只有五萬四千人。最離譜的是,今年參加人數他們報稱四十萬人,而警方和學術機構公布只有六萬多人及九萬多人,相差幾近六七倍。究竟哪個數字才可取,相信市民心中有數。
據分析,反對派每次公布遊行的人數與警方及學術機構相距甚大,原因不離有二:一是報大數向主子索取更大獎賞,二是誤導社會和誤導市民。有人質疑:主辦單位的反對派次次將參加遊行的人數報大數倍,是好向幕後老闆領取特別「津貼」。據坊間的傳聞,二○○三年的「七.一」遊行,有傳「美國基金」就特別為該次遊行加碼三千多萬元予主辦單位以作獎賞。遊行人數越多,獲得津貼越多,今年遊行究竟有沒有類似「美國基金」作出特別「津貼」,難免惹人遐想。
反對派搞遊行報大數的另一個目的,就是誤導社會和市民,顯示遊行得到市民的支持,以期下次遊行吸引多些市民參加。反對派很會利用參與遊行的人數進行自我宣傳,將一萬說成十萬,誇大影響。要改變這種態勢,為公平公正起見,予社會廣大市民真正知情權,個人認為,有關遊行示威的人數報道,建議傳媒應根據警方及學術機構所公布的數字作為準則,不應以主辦單位自說自話報大數來誤導社會市民。二○○三年的三十五萬人遊行被說成五十萬人遊行一直說到如今,今次只有六萬多人遊行卻被反對派誇大成四十萬人,難道還要讓這種不真實的數目繼續流傳下去,誤導市民嗎?傳媒在報道此類事件應嚴守公正、中立、求實的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