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葛珮帆指,港生不熱衷內地升學因對有關升學資訊沒有認識。香港文匯報記者歐陽文倩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國家教育部今年邀請了63所高校首辦免試招收香港學生,為逾11萬名新制文憑試及舊制高考考生開拓多一條升學路。不過,民建聯一項調查發現,只有8%港生有興趣到內地升學,相比留港或海外升學排行包尾;亦有內地升學專家稱,部分參加免試招生的院校出現「零報名」狀況。民建聯認為,政府當局應加強宣傳,並為有經濟困難的學生提供內地升學貸款,同時推動提升內地學歷認受性,鼓勵年輕人到內地升學。
僅8%願北上 教局宜增宣傳
有關調查在上月進行,以問卷形式訪問了662名學生,大部分為應屆考生,以了解港生對內地升學的看法。結果發現,近七成人表明有興趣在本地升大學,其次則是到海外升學,佔整體47%,有興趣到內地升學的只佔8%。另外,只有約7%學生希望多了解內地院校資訊,至於升學考慮因素方面,最多學生關注的是學費(42%),其次則是日後就業(40%)及學位認受性(39%)。
民建聯沙田區議會議員葛珮帆指,港生不熱衷內地升學,主因是他們對相關升學資訊欠認識,建議教育局多作宣傳。她又建議政府應和內地教育部門研究本地副學士銜接內地大學本科的機制,並提升內地學歷的認受性,鼓勵更多學生到內地升學。
葛珮帆倡貸款助北上窮生
內地升學機構主任李火火烜表示,宣傳對內地院校招收港生很重要,「有院校加強宣傳後,收到港生人數由四五年前的10多人上升至去年的100人」。但他亦指,有免試招港生院校因欠宣傳,最終出現「零報名」狀況。
就讀福建師範大學心理學的港生黃同學,當年會考8分後便到內地升學,不過因家境困難,他需向親友借貸2萬元以應付學費,葛珮帆建議政府為這類學生提供貸款,以免他們因金錢問題失去升學機會。
目前內地院校免試招生計劃及港澳台聯招均已截止報名,但有意內地升學的港生,仍可透過入讀內地大學所辦的1年先修班,再銜接本科學位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