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路來森
揚之水,曾做《讀書》雜誌編輯十年;她職後,寫下了《〈讀書〉十年》一書。三大卷,目前已出版至第二卷。對於此書,揚之水說:「至少能夠提供一點還原現場的線索,或許可以因此喚起〈讀書〉的老朋友對往日歲月的追懷。」
讀《〈讀書〉十年》一書,其感受,可用「雀舌」「四個一」概括之:一個人,一些人,一本雜誌,一個時代。
一個人,自是指書的作者揚之水。《〈讀書〉十年》,實則是作者在《讀書》雜誌工作十年的日記記錄。因為是日記,所以就顯得分外地親切,真實,真情。讀其書,我們了解的是作者那段時間的生活經歷,更是作者那段時間的生命歷程。我們能讀到作者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讀到一個學人的成長過程,一個才女生命裡的真實性情。作為一個「生活人」,揚之水,《讀書》十年裡,做編輯,她勤奮,忙於刊物編輯印刷的各種工作,兢兢業業,一絲不苟。《讀書》雜誌的主編沈昌文,比較評價《讀書》的五位編輯說:「懶王焱,亂吳彬,蔫寶蘭,俏麗華,勤永暉(揚之水)。」誠哉斯言,揚之水自己也戲謔道:「一個勤字,注定了我終生只能是一個勤勤懇懇、埋頭苦幹的平庸之人。」「平庸」,卻是太過自謙了。她樂於助人,待人熱情而真誠。日記記載,揚之水多次為徐梵澄先生、張中行先生等,購買紙筆、書籍,謄寫文稿,送交文稿等,心甘情願,任勞任怨;趙蘿蕤晚年孤獨,揚之水就主動走上門,為其祝壽,並自認乾女兒。
種種行為,俱是出自真誠,出自真情。故,深得老一輩學者的喜愛。作為「學人」,揚之水嗜書如命,讀其日記,我們看到她幾乎是,每有閒暇,必得進書店買書,所購之書,多而雜;故,其學識,博洽融通;其文章,多有高識。故爾,同事、同行們稱她為「『雀舌』奇女子」,張中行先生稱她為「才女」,戲之為「當代柳如是」。其實,何止於此?我們從揚之水的日記中,還能看到她對社會問題的深刻思考。例如,對某段時間的現實,她曾有這樣的評價:「文革十年徹底摧毀了人的道德觀念、倫理信條;改革十年,則在這個巨大的真空中迅速植起了瘋狂的貪慾,有如一股愈益迅猛的狂潮席捲大地,彷彿潘朵拉的盒子一下子被打開,天地在一夜之間就變了樣。」此論,不誣也。
一些人,是指揚之水身邊,經常交往之人,特別是老一輩學者。揚之水,作為《讀書》雜誌的編輯,由於雜誌定位所在,所接觸的,多是高層知識分子,是一些鴻儒大家。諸如,錢鍾書、季羨林、徐梵澄、趙蘿蕤、金克木、范用、張中行等。在日記中,揚之水較詳細地記錄了與其交往的過程,他們的言談舉止,乃至他們對人物、世事的臧否評價。為此,揚之水在《後記》中寫道:「這裡記錄了不少月旦人物的『私語』,似乎不宜公開。不過想到這些評議其實很可以反映評議者本人的性情和識見,卻無損於被評議者的成就和名聲,時過境遷,這些『私語』便只如〈世說新語〉的講故事,我們便也只如聽故事罷。」其實,何止「只如聽故事」呢?這些記敘的文字,讓我們看到了那些大學者的真實生活狀態,生命形態;也從他們身上,看到了那個時代,文化存在的生態,和發展的情狀。我覺得,這一部分內容,恰恰是全書最精彩的部分。
一本雜誌,即是《讀書》雜誌了。從揚之水的文字中,我們知道了《讀書》雜誌的定位、宗旨,以及《讀書》仝仁們,為《讀書》的發展所做出的種種努力。《讀書》雜誌,是如何在艱難的政治環境下,堅守自己的原則的。有趣的是,《讀書》的四位年輕編輯,竟然全是初中畢業。可以看出,「三聯」用人,古風尚存,唯才是舉。而不是如今天,唯學歷而用。
一個時代。《〈讀書〉十年》,雖然只是揚之水的個人日記,但那十年的時代風雲,卻也閃爍其間。比如「反自由化」、八九年的學生運動等。因為政治影響,《讀書》曾多次,不得不被迫中途易稿。甚至於有一段時間,所刊文章,呈現「雀舌」「馬列+風月」的套式。如今看來,甚為可笑,可笑之餘,卻是一種悲哀的沉重。閱讀這一些,對於今天來說,亦是有很大的認識價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