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港貨店打出廣告語吸引顧客。
近年內地屢爆食品藥品安全問題,居民憂慮與日俱增。地溝油、假雞蛋、皮鞋膠囊……黑心食品藥品新聞幾乎每日見諸報端。復旦大學學生吳恆建立的食品安全網,羅列出內地數千種黑心食品,一度因訪問人數過多而令網站癱瘓,可見人們對本土食品不信任感之強烈。
赴港成本高 小店受歡迎
港貨店顧客張阿姨對內地食品投不信任票,她相信港貨一定比內地貨好。記者問到怎麼分辨店裡賣的是港貨呢?張阿姨則非常自信地告訴記者,這裡的東西「吃起來就是跟內地貨不一樣」,「用料足」,譬如果汁會濃不少,而牛肉乾等零食味道也更好。她又說,自己喜歡吃港貨,但赴港一次要辦證,乘車也得花錢費時,為了一點零食不值得,所以就常常來光顧港貨店了。
廣東省流通協會執行會長黃文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對內地食品安全的不信任是港貨盛行的心理基礎,「內地食品安全問題的頻繁出現,使消費者對內地食品擔心重重的同時,心理上對國外食品的認同感也隨之增高。剛開始可能只是想買一些奶粉之類出現過問題的產品,漸漸就連零食都崇尚港貨。」
人民幣升值 港貨更抵買
除了食品安全憂慮外,人民幣不斷升值也是港貨店加快落地生根的原因。在採訪中,不少店主都表示,與內地不斷高漲的物價相比,港貨越來越顯得價廉物美,因而他們都看上了這個市場。而實踐結果表明,也確實受到內地居民的歡迎。不用大包小包地跑到香港掃貨,在家門口買到自己需要的日用品與零食,對很多人來說是件何樂而不為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