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8月18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視線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香港社工北上 須破政策藩籬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8-1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深圳社工和香港督導一起為深圳市民宣傳社工信息。

——廣東為社會組織鬆綁 推動兩地社工互認

 粵港因地緣優勢,在社會管理領域存在眾多合作機遇,有利於幫助內地社會組織健康發展。廣東省委副書記朱明國亦表示,要推動粵港兩地社工互認。香港社會組織發達,引進先進模式到廣東勢在必行。不過,目前香港社工北上仍然存在政策藩籬。為此,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了香港社工及相關組織、業內專家,總結兩地社會組織合作的難題所在,並為粵港社會組織合作建言獻策。 ■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 鄧保羅

 現年78歲的徐祥齡,從事社工工作40多年。徐祥齡曾在香港做過29年的專職社工,是香港第一個研究並實踐「外展社工」的先行者,有「外展社工之父」之稱。現為東莞市橫瀝鎮隔坑村小區服務中心創辦人、總幹事。

港社工投百萬 助留守童圓夢

 徐祥齡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他於2004年成立東莞市橫瀝鎮隔坑村小區服務中心,是該中心創辦人、總幹事。5年來,徐祥齡夫婦自費百餘萬元,在悉心培育下,該中心已擁有社工百餘名,會員3,000多人,先後資助了1,308名留守兒童到東莞讀書,並為超過10萬人次新莞人和弱勢群體提供服務。

 目前,隔坑小區服務中心成為了香港國情教育基地以及中山大學社會工作實踐基地,先後接收了省內外一大批畢業生實習,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社工。

 徐祥齡坦言,粵港兩地社工合作空間廣闊、大有作為。「因為粵港兩地文化和生活訴求不同,廣東省的社會工作起步不久,但香港的社會工作已有60多年的服務經驗,兩地的工作理念及民情政策不一樣,要共融,必須要有一個磨合期。」

兩地合作需時 切勿操之過急

 粵港兩地社工合作,歷程由來已久但步履蹣跚。香港社會工作人員協會會長郁德芬博士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就指出,兩地社工達到互相認可是需慢慢來,不能操之過急。因為香港社工的文化價值,工作自由度不一樣,對內地社會仍需要更多的了解,更多的溝通。「雖然粵港兩地社工本職工作同樣是為社會服務,但是在香港,社工非常重視案主個人的選擇,對社會工作特別注重公益性。作為民間組織,可以去籌款,也可以向政府表達意見,但是這些在內地的社工需要一段時間去跟這個社會工作價值相適應。」她也指出,粵港社工合作互認是需要慢慢的來,也不是靠一兩個法律的文件。

 「現在粵港社工合作好像是在互相交朋友,總不能一交朋友就馬上結婚吧,不能操之過急。」郁德芬舉例說,香港的社工到內地做婚姻暴力的輔導,若不了解內地的文化和婚姻法,不一定能做好。同樣,內地的社工到香港來開展工作,也需要熟悉香港的社會情況。

相關新聞
粵港社工合作系列二之二 (2012-08-18) (圖)
香港社工北上 須破政策藩籬 (2012-08-18) (圖)
兩地仍存差異 有賴互相學習多溝通 (2012-08-18) (圖)
粵港社工資格 互認存三障礙 (2012-08-18) (圖)
港社工「播種」 花開西關老城 (2012-08-18) (圖)
覓不到「婆家」社會組織立足難 (2012-08-18) (圖)
粵港社工合作系列二之一 (2012-08-17) (圖)
社會組織猛增 專業社工稀缺 (2012-08-17) (圖)
資金到位難 礙業界發展 (2012-08-17) (圖)
國人認知不足 社工誤作義工 (2012-08-17) (圖)
年輕社工:壓力大 薪金低 (2012-08-17) (圖)
專家:需普及社工概念 (2012-08-17) (圖)
民間組織鬆綁 無須掛靠單位 (2012-08-17)
新聞通識:截至2015年 缺社工180萬 (2012-08-17)
珠三角積澇成疾 下水道變馬路殺手 (2012-08-13) (圖)
一場暴雨損10億 遠超治理經費 (2012-08-13)
鹽田淪為澤國 汽車化身遊艇 (2012-08-13) (圖)
佛莞斥資百億 改善水浸街 (2012-08-13) (圖)
西邊封排水溝 東邊十年百淹 (2012-08-13) (圖)
中國領海主權範圍 (2012-07-29)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視線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