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9月21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文視野:意在言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9-21]     我要評論

 「言外之意」、「意在言外」是中國古代文學評論的重要概念。這個觀念是從先秦的哲學著作而來,如《周易.繫辭》中有「言不盡意,書不盡言」之語,意即語言及文字均無法把一個人想要表達的意思,百分百地表達出來。像《莊子.秋水》篇亦有「可以言論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的觀點,認為語言文字,一般只能表現事物之大概;當中最精妙的意思,往往無法用語言適切表達出來。

 「言不盡意」的主張,對中國古代文學創作、文學評論產生了巨大影響:在魏晉玄學的爭論中,曾掀起「言不盡意」能否成立的論題:如西晉歐陽建即以「違眾先生」自居,曾撰有〈言盡意論〉,明確主張「言可盡意」。在魏晉後,南朝鍾嶸在《詩品》有「文有盡而意有餘」,顯示其追求意在言外的想法。

主要手法:暗喻寄意

 其實,寄意是「意在言外」的主要表現方式。如漢儒對《詩經》的解說,便主張教化、寄託即為成詩的目的,並少有強調文辭之美;又如唐代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的「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一聯,以沉舟、老樹以比喻消極失望之情。除了寄意,暗喻也是表現言外之意的一種手法:如李商隱寫〈馬嵬〉,表面寫的是唐玄宗跟楊貴妃的訣別,而進一步則不難推想,詩文的最後一句「不及盧家有莫愁」或不只指稱平民百姓,更有不知民間疾苦而種下禍根之意;而〈龍池〉的「薛王沉醉壽王醒」,想要表達唐玄宗把壽王妃(自己的兒媳)據為己有的事。

 此外,南朝詩人何遜寫的「曲終相顧起,日暮松柏聲」(〈銅雀妓〉),寫的是諷刺曹操身後的零落景況;《詩經.車攻》中的「蕭蕭馬鳴,悠悠旆旌」,一邊是馬兒的嘶叫,一邊是旗幟之輕飄,而隋朝顏之推認為此兩句有「動中見靜、靜中見動」的效果,就是令人讀來有「含不盡之意,寄於言外」的寫照。

欣賞文辭 領會意旨

 除了從內容上看意在言外,文學作品帶給讀者的景象畫面也在此列。古代詩歌多寫自然之境,有的寫得如在目前,像王維的「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很有空靈的意味,予人一個廣闊無盡的空間,同時襯托著一種奇特的孤獨感。此外,如北宋詩人梅堯臣寫的「柳塘春水漫,花塢夕陽遲」,即表示日長的春天來臨;又如唐代賈島的「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既非寄託亦非象徵,表示的是旅程艱辛。在了解文辭的表面意之餘,我們若希望深刻體會古代文學的美,多少也要推想、領會它的言外之意,細味作品中的精神和意旨。這樣的話,作品讀來便更有意思和餘韻了。 ■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講師 邱月兒博士

Email:cie@hkbu.edu.hk

逢周五見報

相關新聞
幼園雜費狂加《概覽》爆最多增六倍 (圖)
部分雜費變動較高幼園 (圖)
中大app推廣「港式手語」 (圖)
邵逸夫獎:數界最細「發明家」 10歲已閱物理月刊 (圖)
科大夥美意校辦4年制BBA (圖)
港大生反高層「公投」結果成疑
言必有「中」:學會擴展「文脈」 小說更動人
國民素質:國人不遮醜 外遊出洋相 (圖)
概念圖:中國公民外遊 (圖)
社評雙語道:改善設施 活化小販經濟 (圖)
細味哲學A-Z:B for Bioethics (圖)
吹水同學會:Halloween一味靠嚇 (圖)
傅瑩演講錄:茗香傳友誼(三) (圖)
中文視野:意在言外
美術創意室:籠上香 (圖)
120未來之星 京習國情收穫豐 (圖)
抗日紀念館 懷英烈 (圖)
觀摩特警學院 驚嘆名不虛傳 (圖)
外交官面對面 互動時政外交 (圖)
國情教育培訓 清華大學開講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