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1月7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春日遣興遊永祚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1-0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永祚寺 。 網上圖片

王江鵬

 階前的垂柳,不知不覺閒漸漸綻出了淺嫩的綠芽。於是乎,在一番番春風的撩動下,愈發顯得生意盎然了。那築巢於其上的倉庚,也日日裡嘰嘰喳喳的鳴叫了開來,叫得整個春天都淌在一方歡愉而熱鬧的境天裡。

 如同煙雨之於畫船,風荷之於曲院。如今的雙塔寺,似乎已成為了錦繡太原城最美好的一處所在和標記了。在幾番乘車周轉之後,終於來到了雙塔寺的山門前。碧色的琉璃,淺淡的浮雕。拾階而上,彷彿直入老舊的設色絹畫裡。也正是在山門之下,方才曉得了「雙塔寺」的本名喚作「永祚寺」,只因寺中矗有雙塔,故臨近呼之曰「雙塔寺」。久而久之,其真名便僅僅存留在了山門的石券之上。而「雙塔寺」三字愈傳愈遠,儼然成了太原城的另一個別號。

 其實,永祚寺的得名,亦是源自《詩經》裡「君子萬年,永錫祚胤。」的句子。古人於亭台樓閣,寺廟街宇,往往時援取自《詩三百》等先秦典籍,如嶽麓山中有亭名云「自卑亭」,便是脫胎於《禮記.中庸》裡「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的句子。而晚近百年,海寧王靜安先生在《殷虛文字類編序》裡提及的古文字四少年之一,終老於康樂園裡的商錫永(承祚)先生,其名諱與字,亦是同出於此。

 永祚寺始建於明萬曆二十七年,初名永明寺。迨至萬曆三十六年,來自五台山的高僧妙峰和尚奉敕續建,遂易名永祚寺。清初又續建了山門,完善了禪堂和殿宇,形成了一座頗具規模的寺院。永祚禪林的中軸線是南北向,而塔院的軸線則是東南—西北向,雖係佛寺,卻反映了中國傳統觀念特別是道家以東南之氣祈增文運的寓意。而永祚寺雙塔的修建,便是萬曆年間,當地士紳為了興一方文脈所建,雙塔巍然高聳,直插雲天,雄健地屹立在晉陽大地上,被古人譽為「雙塔凌霄」、「文筆雙峰」。據當地父老言,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傅山傅青主與閻若璩便是此雙塔所化。因其坐落於高山之上,在進入三晉首府之前,人們遠遠就可看到其倩影,因而多年來便成為了太原古城的最具特色標誌。

 自山門而入,永祚寺呈現於世人的是一副迥異於他者的面孔。往歲閒暇之際,亦曾探訪過幾處名山古剎,遠的自不必言,而近在咫尺的晉祠中之十萬禪寺亦是走訪過多番。而永祚寺的廟宇樓閣,與那些古典的禪房大殿造構大殊。凡諸家廟宇大殿,皆是翹角飛簷的構造,而永祚寺,不論是佛堂、禪堂抑或客齋清一色皆是青磚砌就,巨椽大木,無從得見,故而有「無量殿」之譽。可以稱得上是古建築中的天來之作了。

 從前讀《洛陽伽藍記》,內中盛讚三月三日上巳節仕女達宦春遊的勝景,而古城太原,每逢春朝花開日,四處的居民們多半會結伴相行,來雙塔寺賞牡丹,覽古剎。俗語云「洛陽牡丹甲天下」,雙塔寺的牡丹雖不及洛陽的那般天下皆知盛不可敵,但卻自有一番風流態度與立身出處。植於寺院大雄寶殿前的紫霞仙牡丹,係明代所植,歷經了數百許春秋的風霜,雖老幹虯枝,卻仍然蒼勁旺盛。紫霞仙花型為單瓣,花期較長,在眾多牡丹品種中,它開花最早。花朵碩大如盤,初開時花瓣呈肉紅色,馥鬱芳香,為玫瑰香型,盛開之際呈淡紫色,馨香更濃;臨近晚期則為正紫色,可以說是牡丹品種中的「卿子冠軍」了。入寺後,二進院門懸有「祗園勝景」的牌匾,往裡走便是有名的牡丹院了。院內的牡丹不僅品類繁多,有姚黃、魏紫、趙粉、豆綠、狀元紅、青龍臥墨池、碧雪丹沙等四十多個珍貴品種,色彩更屬奪人心目。

 牡丹園東向,穿過花牆月門,雕樑畫棟的碑廊內嵌有兩套晉陽名帖—《寶賢堂集古法帖》和《古寶賢堂法帖》的碑刻。《寶賢堂集古法帖》俗稱「大寶賢堂法帖」,由明代晉藩王世子奇源於弘治二年始刻,弘治九年刻成,上世紀八十年代由傅公祠遷入永祚寺,鑲嵌入廊。其間薈萃了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等十餘個朝代、百十餘位名書家的墨蹟寶翰,真、草、隸、篆各種書體應有盡有,真可謂歷代書法之全璧、書林之瑰寶,為古剎增色不少。遊客至此,莫不留步凝神,潛心涵詠,斯文之盛,難以書現。

 信目所及,牡丹園的夾道,直通內中的大雄寶殿。在三進的院門口,題有「永祚禪林」。入內便是禮佛院了,有大雄寶殿、三聖閣、禪堂、客堂等。大雄寶殿五間為結構精巧的兩簷樓閣式,全用青磚磨砌成柱。殿內正中供奉著高近米的阿彌陀佛立式貼金銅像,兩側有釋迦、藥師佛鐵鑄坐像,是淨土宗的禮佛場所。大雄寶殿頂上建有三聖閣,單簷歇山頂建築,頂部用磚雕斗拱,層層出挑,疊澀而上,形成套拱,築成下大上小的磚砌藻井,是中國古建築無量式殿閣中的珍品。殿內原有「西方三聖」塑像,現供明塑的三大士像,工藝精湛,也是明塑中的佼佼者。

 禮佛院門外西北角處矗立著一座新碑,去之日,有師傅在碑上用宣紙正輕輕地拓著碑文,從前讀書,於拓本數見不鮮,然而卻是紙上觀兵,並未及見是如何從碑上拓出。於是,悄悄的於一旁靜靜的觀看。待到老師傅施拓完畢,走上前去,才知道是姚奠中先生為雙塔寺新近所撰的《永祚雙塔四百週年記》,姚先生文章雄才百年身,是章門子弟中至今唯一健在者。先生於古典學術鑽研極深,又擅長書法,是三晉百年來難得一見的大書家。得此佳碑與古剎相映,自是別有一番風致。兼之姚老又長期執教於我們山西大學文學院,作為文學院的後學,不意於此得見先生墨寶,自是欣喜與親切感並生。遂共友人,一字一句的認認真真拜讀了下來,其辭曰:「太原名勝最著者,西南有晉祠,城中有崇善寺、純陽宮,城東南有永祚寺。晉祠去城二十五公里,較遠;崇善寺、純陽宮佔地較隘;永祚寺去城三公里,處高崗上,高敞空闊,形勢獨勝……」。

 賞罷園林之盛,拾階而上,雙塔猶如兩隻巨筆直入雲霄。這時節,倘若還有登高望遠的興致,那麼,沿著石塔內仄窄的石階,小心翼翼的扶壁而上,自是別有一番妙處。平素遊園訪寺,雖有名塔,但卻時常塔門深閉,僅僅只能低徊久之,難以登臨。雙塔高五十餘米,南北對峙,均用磚砌仿木構築。塔呈樓閣式梭形,隨著塔身的上升,每層高度逐漸降低,斗拱由五踩重翹變為三踩單翹,符合人們仰視時下低上高的視覺。雙塔塔心中空,塔身每層闢有四門通向出簷,遊人可盤旋而上,極目遠望,整座龍城的車如流水馬如龍,一併收入眼底。而佛塔每層四周垂有小巧玲瓏的風鈴,風起時,輕輕作響,如同古剎往昔古老的梵唱。得此佳時佳境,不禁感慨萬千,久不能去云爾。

相關新聞
英國女作家的都鐸王朝 (圖)
關於布克獎 (圖)
克倫威爾和亨利八世 (圖)
N城記:北京/上海:富豪的《新論語》 (圖)
要刊書事 (圖)
歷史與空間:春日遣興遊永祚 (圖)
心靈驛站:椿之解凍
古今講台:從企鵝想到宇宙
豆棚閒話:觸摸與偷窺
亦有可聞:賀新郎
畫中有話 (圖)
百家廊:「一塔湖圖」魅力無窮 (圖)
琴台客聚:令人震撼的《豐乳肥臀》
翠袖乾坤:霆鋒變親切
天言知玄:沒法愛上的「她」
杜亦有道:末日排榜
隨想國:歡樂滿東華
路地觀察:《妊娠日曆》的黑色姊妹情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