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1月23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江學海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文視野:故事新編(上)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1-2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白蛇傳》在外國演出後很轟動。 資料圖片

 故事新編是寫作中常用的手法,大家可能在中小學的作文課中都曾遇過這個題目。這種看似簡單的創作手法,其實大有來頭。現代作家魯迅就著有小說集《故事新編》,收錄從1922年到1935年間所創的八篇短篇小說,即〈補天〉、〈奔月〉、〈理水〉、〈採薇〉、〈鑄劍〉、〈出關〉、〈非攻〉和〈起死〉。他在序言中提到這八篇小說主要以神話傳說為藍本,在「博考文獻」的基礎上,「取一點因由,隨意點染」而成。「博考文獻」揭示了改編故事的第一個要素:追源溯本,深入了解故事根本意義;而「取一點因由,隨意點染」則是另一個關鍵:選取作品中最獨特、最吸引人之處,加以想像和發揮,賦予作品全新面貌。

當代「故事新編」

多角度重寫昔日章回

 當代亦有不少出色的故事新編作品,較為人熟知的專著有西西的《故事裡的故事》,收錄了九個以昔日章回小說和傳奇故事改編而成的作品。而孔慧怡的《婦解現代版才子佳人》顧名思義是從女權的角度重新演繹古代才子佳人的故事。至於以創新寫作手法和意念見稱的劉以鬯亦曾以嶄新的敘述角度改編成《蛇》、《追魚》、《寺內》、《除夕》、《盤古與黑》、《蜘蛛精》、《新玉堂春》等作品。還有李碧華的《青蛇》、《潘金蓮之前世今生》、《誘僧》、《霸王別姬》等,其部分故事新編作品更被拍成電影。

民間故事新編

多形式改編白蛇傳

 在眾多民間傳說中,《白蛇傳》的故事改編次數應算最多,表現形式亦最豐富,除了小說,還有戲劇、舞蹈、話劇、電視劇、電影。有學者把白蛇故事分為「起源期」、「發展期」、「成熟期」三個階段。「起源期」包括《太平廣記》的〈李黃〉、《夷堅志》的〈孫知縣妻〉和《清平山堂話本》的〈西湖三塔記〉。這時期的白蛇妖性較重,化身為人迷惑男子,蛇妖是絕對的奸角。而「發展期」就以馮夢龍《警世通言》的〈白娘子永鎮雷峰塔〉、墨浪子的〈雷峰怪蹟〉為代表。這時期的白娘子在妖性之外漸露人性,嚮往人世間的情愛,雖曾以全城人性命威脅許宣留在自己身邊,但並未真的傷害任何人性命。惜許白戀最後遭法海這個道德化身所破壞。「成熟期」以玉山主人的《新編雷峰塔奇傳》為代表,白蛇的人性再次被深化、擴大,白蛇產子後被法海壓於雷峰塔下,終日飽受骨肉分離之苦。直至兒子長大成人,高中狀元,到塔前祭母時,才救出被壓於雷峰塔下的母親,全家團聚。

 白蛇由害人的妖精,進化到動凡心追逐愛情的人性化妖物,再進一步成為苦盡甘來的偉大母親,角色的身份變化不大,但被批判的對象就由害人的白蛇變為貪色的許宣(許仙),再變為拆散鴛鴦的法海。可見雖然故事原型不變,但作者借故事反映的主題卻大有分別。 ■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講師 謝芷艿

 Email:cie@hkbu.edu.hk

逢周五見報

相關新聞
社評雙語道:加大扶貧力度 解決深層次矛盾 (2012-11-23) (圖)
細味哲學A-Z:K for Knowledge (2012-11-23)
輕描淡寫話英語:比喻詞句譯(五之三) (2012-11-23)
中文視野:故事新編(上) (2012-11-23) (圖)
中西方文化交流系列:傅瑩演講錄:中國是強國嗎?(六) (2012-11-23) (圖)
遨遊天地 中國瑞獸珍禽文物 (2012-11-23) (圖)
What's Up?:19.4萬戶「在職貧窮」新高 貧富差距續惡化 (2012-11-21) (圖)
騎呢遊學團:住Hall沖涼 冰與火之間 (2012-11-21) (圖)
英語世界Dare 敢 (2012-11-21)
英語筆欄:發音帶港腔 英語難讀準 (2012-11-21)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 (2012-11-21) (圖)
思思師語:資訊科技時代的學習問題 (2012-11-21)
目童 (2012-11-21) (圖)
社評雙語道:「落重藥」壓炒風 防樓市泡沫風險 (2012-11-16) (圖)
傅瑩演講錄 (2012-11-16) (圖)
細味哲學A-Z:J for Justice (2012-11-16)
吹水同學會:西方大迷信 摸木有運行 (2012-11-16) (圖)
中文視野:文本之外 暗藏訊息 (2012-11-16)
美術創意室:黃牡丹(水墨畫) (2012-11-16) (圖)
What's Up?:連任美國總統 奧巴馬「多做4年」 (2012-11-1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江學海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