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強 香港工商專聯會會長 資深時事評論員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共產黨。當前,中國正處在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中共所面臨的兩大考驗更加嚴峻:一是腐敗現象愈演愈烈,二是黨風不正脫離群眾的危險日益突出。十八大後反腐倡廉成新一屆中央領導開局的「突破口」,撥正黨風則成為另一個「突破口」。從十八大召開至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昭示了反腐的決心。總書記近日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並同意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包括港人在內的全國人民相信,中共一定能經受兩大考驗,一定能帶領全國人民邁向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這也增強了香港市民對「一國兩制」的信心。
習近平從政生涯鐵腕反腐是一大特色
十八大報告用「致命傷害」,「亡黨亡國」來警示腐敗問題的潛在危險。把反腐倡廉必須常抓不懈,拒腐防變必須警鐘長鳴,作為執政黨繼往開來的必修主題課。習近平在接任總書記後,已在不同場合多次對腐敗問題亮劍。他首次亮相,就以「打鐵還需自身硬」來表達反腐決心。總書記反腐言論字字珠璣,擲地有聲,順應了公眾的反腐期待,折射出高調反腐的民心所向,讓人聽之振奮,聞之感慨。
縱觀習近平的從政生涯,鐵腕反腐是一大特色。1988年,習近平在廈門副市長的任上被調往福建寧德任地委書記。當時的寧德黨政幹部蓋私房成風,習近平到任後,決心清除這些「擺在馬路邊的腐敗」,據《閩東報》報道,1989年1到9月,習近平就查處441人,其中副處級以上幹部18人,科局級77人,還涉及到2000多名官員,在寧德政壇的鐵腕治吏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波瀾。習近平主政浙江時,他對於吏治要求尤其嚴格。2006年,上海爆發震驚中外的社保基金案,包括前市委書記陳良宇在內的一批政府官員紛紛落馬。習近平被中央派往上海,穩住這艘中國經濟大船的舵。總書記的強硬反腐和過去幾十年的身體力行,給民眾樹立了信心,也看到了希望。
中共絕不會重蹈蘇共覆轍
蘇聯曾經是一個戰勝法西斯德國並第一個把人造地球衛星送上天的最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為什麼會在一夜之間急劇瓦解?很大原因就是因為腐敗。從赫魯曉夫時候開始,蘇共的領導層就開始了腐爛。到了戈爾巴喬夫時期,蘇共特權階層追求的已不再是單純的金錢利益。這些人開始謀劃長期霸佔特權並傳至後人。他們發現,只有蘇聯變天才能使其既得利益合法化,因此,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出現一大批暴發戶,這些暴發戶大部分人是原來的蘇共幹部。
鄧小平曾明確指出:「中國要出問題,還是出在共產黨內部。」這是鄧小平深刻總結中共歷史上的經驗教訓,反思蘇共垮台、蘇聯解體的教訓後,得出的重要結論。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一些國家因長期積累的矛盾導致民怨載道、社會動盪、政權垮台,其中貪污腐敗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實告訴我們,腐敗問題越演越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我們要警醒啊!近年來我們黨內發生的嚴重違紀違法案件,性質非常惡劣,政治影響極壞,令人觸目驚心。」總書記從亡黨亡國的高度強調反腐的重要性,令人相信中共絕不會重蹈蘇共覆轍。
增強了香港市民對「一國兩制」的信心
十八大後強力反腐並不是只有聲音,隨之而來的就是行動。多地政府反腐提速,一些省市不斷有官員落馬。也要看到,隨著反腐鬥爭的深入,中國腐敗現象的主體、形態、領域、手段等都在發生和正在發生著明顯變化。腐敗行為的隱蔽性、利益鏈條的延展性、貪腐手段的多樣性和智慧性更加突出,一般性腐敗問題、嚴重性腐敗問題和深層次腐敗問題交織在一起。十八大提出要「更加科學有效地防治腐敗」,給中共今後的反腐鬥爭開出了「藥方」。
十八大後反貪倡廉成新一屆中央領導開局的「突破口」,不僅增強了內地群眾對中央反腐倡廉的信心,而且增強了香港市民對「一國兩制」的信心。「一國」做到「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不僅對投資內地的港商有更好的保障,而且對「兩制」的感召力、凝聚力會更強。
習式「新八項注意」於細微處見功夫
總書記近日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會議審議並同意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包括:改進調查研究;精簡會議活動;精簡會議簡報;規範出訪活動;改進警衛工作;改進新聞報道;嚴格文稿發表;厲行勤儉節約。規定要求,在出訪活動中,一般不安排中資機構、華僑華人、留學生代表等到機場迎送;在警衛安排中,一般情況下不得封路、不清場閉館;除中央統一安排外,個人不公開出版著作、講話單行本,不發賀信、賀電,不題詞、題字。會議要求,改進作風,從中央政治局做起。
這八項規定,令人想起「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它為中共立下了鐵的紀律,從黨的最高領導人到普通的戰士,都嚴格克守,始終堅持。它既是中共的行為準則,更成為了人民心中的精神準則,它使中共凝聚起了億萬中國人民,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和新中國的創建。八項規定是習近平總書記為整治黨風官德發出的第一炮,可謂習式「新八項注意」。 八項規定從小事著手於細微處見功夫,從具體而微漸進巍巍大觀,可謂四両撥千斤,牽微髮動筋骨,對撥正黨風化解脫離群眾的危險,意義重大。
扭轉內地根深蒂固的「官本位」陋習
十八大後撥正黨風成新一屆中央領導開局的另一個「突破口」,筆者認為其重大意義還在於扭轉內地社會根深蒂固的「官本位」陋習。「官本位」思想是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陳腐意識,即以官為本、以官為尊、以官為準,傳至今天,已經演變並集中體現為「官氣」,這種現象,也深為港商和港人所詬病。「官本位」思想的核心,是把做官看作人生的最高價值追求;「官本位」思想的實質,是把獲取個人私利作為人生的終極目的。魯迅先生曾說過:「中國人的官癮實在太深」,可謂切中時弊。筆者認為,八項規定有利撬動「官本位」思想的沉重積習,回歸以民為本、以民為尊、以民為準,這是民主社會的基本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