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全浩 香港浸會大學地理系訪問教授兼香港能源研究中心主任
近年美國非傳統石油及天然氣的供應明顯上升,有些人可能覺得,香港及其他亞洲地區能因此受惠,享受到較廉宜的進口天然氣,然而筆者對此看法有所保留。
非傳統天然氣是指蘊藏於岩層內較難開採的天然氣,主要蘊藏在頁岩或砂岩這些堅硬岩層的縫隙之間。一般會利用水力壓裂法(FRACKING)開採。透過向岩層注入大量水和化學物,強烈水壓能打鬆岩層,讓天然氣釋出。
非傳統天然氣供應增加
這種開採技術早於上世紀70年代出現,近年才較廣泛應用,主要是由於技術日趨成熟,加上近年國際油價大幅攀升,因此,生產商願意以較高成本的方法開採石油及天然氣。
國際能源署發表的世界能源展望2012報告指出,預計由現時到2035年所增加的世界天然氣供應當中,有50%為非傳統天然氣。美國早幾年開始大量生產非傳統天然氣。2012年美國天然氣價格最低位時,為歐洲進口天然氣價的五分一,日本進口天然氣價的八分一,可見美國的非傳統天然氣產量增加,本土天然氣價格下調的正面影響。
天然氣在香港愈來愈重要。政府的目標為2020年,天然氣佔發電燃料組合由現時的25%增至40%。然而,香港將不能再依賴從海南進口崖城天然氣,未來天然氣供應主要透過西氣東輸取得,但據聞後者的價格為崖城天然氣的三倍。因此,有些人可能聯想到,透過從美國進口天然氣,可減低進口天然氣價格,然而需考慮以下因素。
美國政府可能干預價格
美國政府為確保本土石油供應,由第一次石油危機起,開始對原油出口有所管制。主要目的是防止石油公司為了賺錢,把本土生產的石油大量出口,導致本土石油供應不足價格上升。現時美國政府對天然氣出口未有管制,但一旦大量出口天然氣而導致本土天然氣價格上升,當地定必出現反對聲音。美國政府有機會對天然氣出口作出限制,美國天然氣未必可以順利大量出口。
美國如需要大量出口天然氣,需於沿海及港口興建液化天然氣出口站。液化天然氣屬於危險物品,有一定潛在危險性,興建液化天然氣站,迫使附近居民與危險品為鄰,恐會遭受居民反對。這對美國天然氣出口形成一定阻力。
美國出口價格未必比其他出口國為低。美國如大量出口天然氣,需要興建氣管、液化天然氣出口站及購買特別油輪運送液化天然氣,當中涉及龐大的投資金額。為確保出口一方的利益,一般需要簽訂20至25年的長期合約,而且是無條件支付合約(take or pay contract),合約期間即使購買一方不要貨物,亦要支付一定比例的費用。無條件支付合約中的價格不是自由浮動價格,一般會參考油價及其他天然氣出口地區的價格,例如澳洲、中東卡塔爾等,因此其供應價格未必較現時的便宜。
遠水不能救近火
美國天然氣要順利出口非一朝一夕可以達成的事。出口天然氣需要大量相關配套設施,如氣管、碼頭、液化天然氣出口站,建造周期最少需要五至七年,制訂合約亦需時。美國最快到2019年才可大量出口到香港及其他亞洲地區,因此香港短期內難以受惠。
誠然,若美國大量出口天然氣,世界整體供應增加,對價格有一定壓抑作用,但這只是間接的影響及利益。
開採非傳統天然氣對環境的影響仍是未知之數。水力壓裂法對水資源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尤其是地下水,由於需要往地下岩層注入大量水及化學物,注入的水會溶解岩層的有害礦物質,污染地下水。另外,亦可能對環境造成其他方面的影響,因此美國非傳統天然氣開發可能因環境問題而被迫放慢生產步伐。
凡此種種,香港、中國內地及亞洲其他地方,短時間內都難以直接受惠於美國的天然氣產量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