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寧
近日社會熱議有關諮詢及法定組織非官方人員委任上的角色。針對委任人員任期過長、擔任公職過多等問題,特區政府適度調整中策組的職能,以專才作協調和物色人才,向局長提供建議,此舉是嘗試改善現行制度。
政府的目標應是用人唯才,更好地發展香港。暫時從其政治任命官員名單中包括政黨人士、媒體人、學者以至公務員,都可見政府積極搜羅各方面人才。至於諮詢制度是政府網羅人才的重要部分,其成效對政策的醞釀、制訂、推行都有深遠影響,應受政府重視。該制度能否行之有效,關鍵是獲委任的非官方人員能否稱職。所以,政府應關注並改善諮詢及法定組織非官方人員委任的情況,強化吸收人才的能力。
長時間以來,政府在委任諮詢及法定組織的非官方人員時,不時被批評同一人獲多次委任擔任同一公職,或同一人擔任太多公職。究其原因,該名社會人士可能適合多個政策範疇的工作,或是社會難得的人才,由於政策局之間並無有效協調,所以出現多重委任或委任期過長的情況。
政府已確立「六、六指引」,即「委任非官方成員不應出任同一職位逾6年,以及同一非官方成員不應同時擔任多於6個委員會職務」。但是在實行「六、六指引」時,即使政策局嚴格跟從,但是它們之間都是各自跟進,未能有效協調,這可能出現效果不佳的情況,例如一位出任較多公職的社會人士因為被某政策局更早委任,導致他們未能擔任更能發揮其能力、經驗等的某公職;某政策局原考慮委任一位較適合的社會人士,礙於該人出任較多公職,擱置有關想法,但是原來該社會人士現任公職的任期即將屆滿等。
而且,雖然局長熟悉其政策範疇,對該範疇內的人才有深入的認識,但是部分諮詢及法定組織除了需要該政策範疇的專才外,也需要其他跨界別的專業人士如會計師、律師等。局長可能並沒有足夠時間跨界別物色人才。若然他們能夠獲得更多人才資訊渠道,將令其更有效任用人才。
針對這些問題,政府必須提出改善方法。由於人才發掘不是簡單的工作,加上人才各有專長,諮詢及法定組織的非官方成員數目頗多,政府應設立專責職位,負責協助有關工作。現時政府以中策組為人才資料庫,方便政策局之間作協調,減省物色人才的時間。
必須強調,新一屆政府可按實際需要,改善現行的制度,包括合理地調整中策組的職能,無必要蕭規曹隨。當然,政府需要進一步向社會解說其調整的理據、新的程序等,以釋除疑慮。至於有關措施的成效,社會可先行觀察,才作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