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通識文憑試摘星攻略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癡肥傷身:港學童超磅 健康響警號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2-1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有香港肥胖學童需接受減肥療程。 資料圖片

——公共衛生+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全球化

 近年香港青少年的肥胖問題日趨嚴重。研究顯示,在接受訪問的9歲至12歲的學童中,分別有38%及57%女生和男生屬於超重,估計香港有超過五分一兒童人口達到超重或癡肥水平。肥胖身軀除為兒童的行動帶來不便外,亦令他們錄得較高的血壓和三脂,對健康埋下了「計時炸彈」。究竟本港青少年的肥胖成因為何?不同持份者對有關問題又擔當甚麼角色?下文將作詳細分析。  ■香港文匯報特約記者 李浩彰

議題探索: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按教育局課程指引)

主題1:自我了解

探討主題:個人在青少年期會面對哪些挑戰與機遇?

•有哪些流行而顯著的趨勢會對時下香港青少年構成挑戰和機遇?他們如何回應這些趨勢?

•傳媒所傳遞的訊息和價值觀,對青少年有甚麼影響?

議題探索:全球化(按教育局課程指引)

探討主題:為甚麼世界各地的人對全球化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有不同的回應?

•全球化使文化和價值觀趨向單一抑或多元?帶來相互排拒還是融和、演進?

議題探索:公共衛生(按教育局課程指引)

主題1:對公共衛生的理解

探討主題:人們對疾病和公共衛生的理解如何受不同因素影響?

•人們對健康的理解怎樣受經濟、社會等因素影響?

•處於不同文化下,健康資訊、社會期望及個人信念和價值觀,如何影響人們對公共衛生的理解?

新聞背景:肥童比例10年激增

 本港兒童癡肥問題嚴重,肥胖學童比例由1996至1997年度的16.7%,上升至2008至2009年度的22.2%,10年內急升5.5個百分點,估計香港超過五分一兒童人口達到超重或癡肥水平。衛生署又推測,未來本港每4名8歲至18歲青少年,就有一人肥胖。有研究說,早在青少年階段已屬肥胖的人,他們於成年後持續肥胖的機會則高達80%。

暴食少運動 廣告引「落搭」

 香港學童的肥胖原因主要與生活模式、飲食習慣和遺傳因素有關:

 生活模式:1.香港小童群益會於2011年9月19日至28日期間,以問卷形式訪問1,970名中學生。調查結果發現,近四成人在受訪前一星期,除體育課外,完全無做運動,平均一周內只做1次至2次運動。2.另一調查發現,超過80%兒童在空餘時間看電視,近半兒童每天花3小時以上看電視。3.一項歐洲研究顯示,長時間看電視會令兒童較易肥胖。兒童每多看2小時電視,肥胖機會便會高四分一,除因少活動外,在兒童電視節目時段通常夾雜大量零食廣告,令他們更愛吃零食,因而產生肥胖問題。

 飲食文化:本港物質豐裕,學童不愁衣食,即使正常用餐已很易超出每天所需攝取量。香港浸會大學2010年的一項調查指,香港青少年的超重情況普遍,成因與不良飲食習慣密不可分。超過四成受訪中學生每星期至少3次吃糖或薯片、喝汽水和光顧快餐店。高熱量、營養價值低的快餐食品含較多脂肪(如牛油、食油及煎炸食品),由於價廉味美、宣傳及隨處有售而吸引市民選購,結果導致肥胖問題越趨嚴重。

 遺傳影響:中文大學健康教育及促進健康中心於2006年及2007年,為2,954名學生與2,337名家長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只有不足四成學童與家長,每天進食足夠的蔬果量,情況有待改善。研究也指出,家長的飲食習慣和態度為孩子的飲食情況帶來負面影響。此外,肥胖存在家族遺傳傾向。過重人士及肥胖人士的直系親屬出現肥胖徵狀的風險分別是常人的1倍至2倍及2倍至3倍。

概念鏈接:

 肥胖症(Obesity,即癡肥):身體過量積聚脂肪,即卡路里的攝取量及消耗量不平衡。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世衛)早於1996年將肥胖症列為慢性疾病。不過,由於5歲至18歲的青少年正值發育時期,體重會隨著年齡而波動。因此,要準確評估他們的體形,應參照本港兒童《身高個別體重比例圖》。根據香港衛生署的定義,肥胖意指體重比「身高別體重」的中位數高出20%,過輕是指體重比「身高別體重」的中位數低20%。

 體質指數(Body Mass Index,BMI):用來計算標準身軀的指標。利用身高和體重之間的比例去衡量一個人是否過瘦或過肥。計算方法十分簡易,公式如下:BMI=體重(kg)/身高(m2)(二次方)。一般而言,男性的標準BMI介乎20至25,女性則在18至22之間。

 垃圾食物(Junk Food):一些高糖、高鹽及高脂的食物。這些食物含過多能量及油脂,是導致癡肥、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多種慢性疾病的主因之一。

 速食文化(Fast-food Culture):等同快餐文化,因人們希望節省時間而出現的一種簡單供餐方式,體現製作和售賣快捷、食用便利、質量標準、價格便宜等特質。有關文化在美國首先盛行,隨著美式快餐店在世界各地成立,這種文化開始在全球各國大行其道。

相關新聞
癡肥傷身:港學童超磅 健康響警號 (2012-12-13) (圖)
模擬試題: (2012-12-13) (圖)
尖子必殺技:堵截垃圾食物 家校有責 (2012-12-13) (圖)
今日香港+全球化 最低工資滅貧靈丹? (2012-11-22) (圖)
模擬試題 (2012-11-22) (圖)
參考答案 (2012-11-22) (圖)
勇對挑戰:溫室世代 抗逆力低 (2012-11-15) (圖)
模擬試題: (2012-11-15) (圖)
參考答案 (2012-11-15) (圖)
尖子必殺技:從數據趨勢 學推論成因 (2012-11-15) (圖)
振興旅業:擴大個人遊 港憂難「消化」 (2012-11-08) (圖)
模擬試題: (2012-11-08)
參考答案: (2012-11-08) (圖)
就業策略:飯碗爭崩頭 港青怎突圍? (2012-11-01) (圖)
模擬試題: (2012-11-01)
尖子必殺技:自我須檢討 家校也有責 (2012-11-01) (圖)
過度消費:狂買心頭好 青年淪卡奴 (2012-10-18) (圖)
模擬試題: (2012-10-18) (圖)
參考答案: (2012-10-18) (圖)
尖子必殺技:過度消費議題 「個人成長」大熱 (2012-10-18)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通識文憑試摘星攻略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