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2月14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銀幕短打:世界變,走線奪獎漸多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2-14]     我要評論

文:朗 天

 2012將終,又到每年論定成績的時候。如果沒有發生如瑪雅傳說預言的世界末日,各項電影評獎結果將會在未來一季陸續誕生。

 香港電影每年可參加的評獎可以是年尾的台灣金馬獎(通常不乏對上一年作品)、年初的電影評論學會大獎(另一影評人獎項金紫荊獎已停辦)、春天的香港電影金像獎,傑出的作品更有望角逐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主辦的亞洲電影大獎,以及參加國內《南方都市報》主辦的華語傳媒電影大獎。

 愈來愈多電影懂得走線走位,以期增加獲獎的機會。近年成功的例子包括《歲月神偷》和《桃姐》,都是在年尾偷步連續公映五場,獲得參選電影金像獎的資格。由於其他評獎不少都跟隨金像獎標準,而且電影公司常會配合以至主動安排評審及合資格選民補看該片,所以便可以不斷在數月內製造輿論及聲勢,一朝成功摘獎,更可在得獎前後重映(其實宛如「正式」公映),創造了叫好又叫座的成績。

 以往預測奧斯卡金像獎結果,影片的映期是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公認年尾上映的電影較佔優勢,因為對投票諸公來說,年初看過的電影和年尾才看的電影,後者的印象必然較深。現在不少評獎已不規定投票者須看菲林放映,「公映」與否,變成完全與市場掛u。數碼技術的進步,早直接衝擊電影的定義,未來可能甚至有線上同步放映,方便評審者的可能。

 實際的香港電影人以往重視票房多於獎項,獎項只屬錦上添花抑或幫助放映時的宣傳攻勢。然而,隨著電影獎項走向多元化,加上藝術電影和商業電影的分野愈趨模糊,走線奪獎逐漸也成了商業考慮。(今年的《乾旦路》會否是新得益者?)

 這邊廂影痴和傳統影評人對各地的電影節及電影獎項的商業化大表嗟嘆,那邊廂電影製作人和普通觀眾卻愈能享受獎項的加持。世界變了?的確如此,但你能改變它嗎?有必要改變它嗎?

相關新聞
飛利浦之聲 改變古典音樂的半世紀 (圖)
雷雨和拉威爾 (圖)
電影人才台港兩邊看 (圖)
銀幕短打:世界變,走線奪獎漸多
最新影訊:胡金銓繪畫展及影展開幕 (圖)
流金歲月:尋找周藍萍的足跡 (圖)
百家廊:帶孫輩 (圖)
琴台客聚:如果「理性」尚未壽終正寢
翠袖乾坤:女人與珠寶
古今談:法國濟窮而不是創造就業
生活語絲:記閭丘露薇
演藝蝶影:從插曲〈想郎〉談起
此山中:老鬼出籠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