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月24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模擬試題: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1-2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藥物名冊》提供「通用藥物」及「專用藥物」。圖為瑪麗醫院藥房。資料圖片

請先閱讀以下資料,然後回答問題:

資料一:香港醫療開支預測(資料一圖)  資料來源:醫管局

資料二:統一公私院用藥政策

 醫療科技發展日新月異,藥業市場每年引進不少新藥,要求公立醫院提供現時世上有售的所有藥物既不切實際,亦無任何國家或地區做到。因此,世界各地的醫療服務提供者都必須在現存藥物中作出合理挑選,藉以善用公共資源,加強問責。世衛亦一向建議各國自行制訂統一藥物名單。過去十多年,已有156個國家或地區採納世衛意見,按照病發情況、最新藥物效用和安全證據、相對成本效益,制訂基要藥物名單。

 醫管局在1996年成立「藥物諮詢委員會」,審批公立醫院引入新藥,並發出用藥臨床指引,確保合理和循證使用藥物。個別醫院及醫院聯網雖根據其個別情況制訂藥物名單,但仍有不同醫院的藥物名單出現差別。 醫管局遂在2005年制訂和實施《藥物名冊》,致力全面統一公立醫院及診所的藥物使用,以減少出現上述不一致情況。

 醫管局推出《藥物名冊》,旨在通過統一所有醫管局醫院診所的用藥及藥物政策,確保病人可公平地獲處方具成本效益並經驗證為安全而有效的藥物。 ■資料來源:醫管局

資料三:當局制訂內容 醫生無權反對

 有民間健康關注組織聯同公立醫院、衛生署及大學醫生協會於2005年用電話隨機抽樣訪問1,050名市民。結果顯示,64.5%受訪者擔心無力負擔所需自購藥物費用,51.5%人擔心病人自購藥物準則不明確、不一致。過半數受訪者認為當局要為無力自購藥物病人提供經濟援助。若自己患上必須自購藥物疾病時,90.6%能承擔若干費用,中位數介乎100港元至500港元。

 調查也訪問146名醫生,當中52.7%認為要醫生執行名冊是不公平,因為管理層制訂名冊,前線醫生須跟指示執行,無權反對,還要因而面對病人不滿和投訴等,故對這種「權責分裂」情況深感不滿。87%醫生認為實施名冊會引致「醫民衝突」。 ■資料來源:綜合各大報刊

資料四:漠視副作用 拖就醫時間

 有關注病人權益組織批評說,醫生執行《藥物名冊》指引時只嚴格執行「必須對病人主治病情有影響才可換藥」的規定,漠視藥物副作用對病人身體其他部分的影響。這可能導致經濟條件欠佳的病人會選用療效較遜色或副作用較大的通用藥物,因而拖長就醫時間及增加對醫療服務的需求,這樣整體社會成本不減反加。  ■資料來源:綜合各大報刊

資料五:自費藥超貴 窮人難負擔

 若病人的經濟能力較好,可自費購買療效更佳而副作用較小的藥物;相反,經濟條件較差者只可獲處方《藥物名冊》收錄藥物,雖較廉宜,但副作用或會較多,而療效亦未必一定最好。指引以金錢作為用藥考慮的出發點,漠視病人的真正需要,導致出現「富人有藥醫,窮人無藥醫」的情況。如大部分新抗癌藥、類風濕藥物、精神科藥物等均屬自費藥物。以抗癌藥為例,一個療程動輒需要6萬港元至10萬港元,一般市民難以負擔。 ■資料來源:綜合各大報刊

資料六:擴藥冊惠2.5萬病者

 港府去年額外撥款2.3億港元予醫管局,擴大現有的《藥物名冊》,除9類、逾50種已納入《藥物名冊》的藥物獲擴大臨床應用及治療用途外,另有3種現時未有涵蓋的自費或安全網藥物新增入冊,包括治療結直腸癌的「奧沙利鉑」、治療多發性硬化症的「干擾素」及治療胰腺癌和膀胱癌的「吉西他濱」。

 新藥冊可惠及2.5萬名患者。醫管局本年度的藥物預算開支逾36億港元,較上年度增加11%。醫管局指出,引入新藥和擴闊現行《藥物名冊》中的藥物類別和用藥指引,是基於科研實證、藥物安全程度、療效、成本效益,以及其他相關因素如專業人士和病人團體的意見等,按情況作修訂,務求公平有效地使用公共資源,為病人提供適切治療,改善其生活素質。  ■資料來源:綜合各大報刊

資料七:基金一次性資助藥費

 醫管局負責管理的撒瑪利亞基金為經濟有困難病者提供一次性經濟援助,以支付公立醫院的住院費用或門診診金以外的治療開支。基金援助範圍包括藥物開支,如經證實有顯著療效、但因價錢昂貴而未能包括在醫管局所提供補助服務內的藥物,基金最多可為病人分擔七成藥費。 ■資料來源:綜合各大報刊

資料八:緊急情況開藥 毋須額外收費

 伊利沙伯醫院於2009年向旺角道車禍中一名危殆女傷者「先收費、後治療」,做法引起社會關注,有立法會議員批評院方「有錢有得醫、無錢無得醫」,觸發公立醫院《藥物名冊》新一輪風波。醫管局隨後訂立緊急用藥新指引,釐清緊急情況下,醫生處方任何藥物均毋須收取額外費用,以消除《藥物名冊》的灰色地帶。 ■資料來源:綜合各大報刊

想一想:

【資料回應題】

1. 參考資料一至資料三,指出政府推行《藥物名冊》的可能原因。

2. 參考資料三至資料五,指出《藥物名冊》推行時引起甚麼爭議。

3. 參考資料六至資料八及就你所知,政府措施在多大程度上可回應市民訴求?解釋你的答案。

參考答案:

1. 政府推行《藥物名冊》的可能原因如下:

• 減輕公共醫療負擔:更有效善用公共資源。

• 配合國際趨勢:過去十多年,已有156個國家或地區採納世衛意見,按照病發情況、最新藥物效用和安全證據、相對成本效益,制訂基要藥物名單。

• 統一公私院藥物使用:確保病人可公平地獲處方具成本效益並經驗證為安全且有效的藥物。

2. 《藥物名冊》推行時引起以下爭議:

• 低收入人士、長期病患者、年老病人及殘障人士大多缺乏負擔昂貴藥費的經濟能力,《藥物名冊》變相剝削他們接受治療的機會及選擇治療方法的自由。有調查結果顯示,《藥物名冊》實施後,64.5%受訪者擔心自己無力負擔所需自購藥物費用。

• 政府不應為節省開支,把療效較差而副作用可能較大的藥物列入名冊,這會減低療效。

• 《藥物名冊》會引致「醫民衝突」,因為前線醫生必須跟從指示執行,因而面對病人不滿和投訴。

3. 同學作答時,應先指明市民訴求,以評價有否對症下藥;另外,由於提問字眼是「多大程度上」,故須考慮正反立場及觀點。

a. 很大程度上同意觀點:

• 設立資助基金:撒瑪利亞基金為經濟有困難病者提供一次性經濟援助,以支付公立醫院的住院費用或門診診金以外的治療開支→回應市民擔憂「窮人無藥醫」的情況。

• 定期檢討《藥物名冊》:港府去年額外撥款2.3億港元予醫管局,擴大現有的《藥物名冊》,除9類、逾50種已納入名冊的藥物獲擴大臨床應用及治療用途外,另有3種現時未有涵蓋的自費或安全網藥物新增入冊→回應藥效問題。

• 修訂指引 堵塞漏洞:醫管局訂下緊急用藥新指引,釐清緊急情況下藥物使用情況,以消除《藥物名冊》的灰色地帶→回應日後可能引起的「醫民衝突」。

b. 很小程度上同意觀點:

• 基金資助有限:撒瑪利亞基金最多可為病人分擔七成藥費,對部分貧困病者而言,餘下藥費仍要自行負擔,嚴重影響其財政狀況。

• 療程極貴:不少新抗癌藥、類風濕藥物及精神科藥物等均屬自費藥物。以抗癌藥為例,一個療程動輒需要6萬港元至10萬港元,一般市民仍難以負擔。

• 醫護人員易成指摘對象:撇除突發或危急情況,不少病人都對實施《藥物名冊》的政策十分不滿,在處理需自費購買藥物的個案中,醫護人員有可能變成病人指摘的對象,影響士氣,長遠可能影響服務素質。

相關新聞
升中童減收表跌 地區名校「逆市」升 (圖)
部分學校自行收生收表情況 (圖)
理大夥海外大學 製「超抽濕噴水棉」 (圖)
民建聯請願 促「原區優先」助北區生 (圖)
中大「手語字典」 網上短片教公眾 (圖)
教學有方:注意履歷表鋪排及語文運用
自資校超收挨批 副學士跳船升台 (圖)
及早規劃 勿「無得揀」才讀副學士 (圖)
月底辦教職博覽 逾730機構參與 (圖)
內地生聯席參加人力車慈善賽 (圖)
細說新語:十八大報告:「夯實」虛化
神州求學記:旅行說走就走 感受內心 (圖)
醫療難題:藥冊本惠病者 竟釀「醫民衝突」? (圖)
模擬試題: (圖)
資料一:香港醫療開支預測 (圖)
尖子必殺技:題目少問弊端有備無患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