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淑賢
有財有勢的谷歌,正重點開發無人駕駛汽車技術。根據《財富》雜誌記者的試坐報告,印象非常良好,絲毫沒有不安全的感覺,必要時更可轉為人手駕駛,多一重保障。其實谷歌挾其雄厚資金和技術,加上Google Map 優勢,發展無人駕駛是必然的一步。
日產總裁Carlos Ghosn在一月的底特律車展上預言,無人駕駛汽車可於二零二零年推出市場。而最近的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產品展,奧迪和豐田都展出了無人駕駛汽車技術。現在,要「有車」,得過兩道門檻。除非有司機,不然一般人都要先考車牌,再儲錢買車,才能享馳騁的樂趣。將來就只剩下儲錢買車這一關了。私家車就會像手機一樣,男女老幼可以擁有,人類合該更自由。
有愛車如命的朋友聽了,不高興。他視駕駛為人生樂趣,不用駕的車,跟吃雲吞麵不放雲吞一樣沒勁。我說這是社會發展必會發生的事,比如以前因為有實際需要,很多人會騎馬,現在非要花大量金錢才可以學會騎術,已變成一種專門謀生技能甚至特殊玩藝。又比如我們媽媽那一輩,洗衫漿衫的技術極之到家。試問現在的女子,有幾個懂得如何用雙手、洗粉和洗衫板洗乾淨一件恤衫?有些連漿衫是甚麼也不知道。問題是知道了又如何?洗衣機已經完全取代了這種價值低的知識。
那我們有生之年,是否就可以人人一輛無人駕駛汽車呢?當然也不一定。先不說政商兩界的既得利益集團,必會明裡暗裡百般阻撓之外,有好多全新的難題也要解決,比如意外責任問題。據一月廿八日《華爾街日報》提到,美國很多州份都在醞釀為無人駕駛汽車立法,但馬上遇到的困難是,一旦撞車,既無司機,那責任誰負?是車主?乘客?還是製造商?軟件開發公司?如果車主是發燒友,自己把汽車改過,那又怎計數?這樣看來,傳統汽車的好處,就是有個真身握著軚盤,冤有頭債有主。
時代要前進,確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