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嘉鴻 土木工程處處長
為提供充足土地供香港未來發展和住屋需要,政府去年進行的「優化土地供應策略」第一階段公眾參與,收集到四萬多份意見,並得出重要的結論,就是市民普遍支持「六管齊下」的土地供應策略(即應用所有土地供應模式,包括收地、更改土地用途、重建、重用前石礦場、維港以外填海及發展岩洞),以增加土地供應;公眾亦普遍支持建立土地儲備。
由於第一階段公眾參與非常踴躍,收集得41,933份有效意見,我們需要一定的時間整理和分析大量的意見,並同時就合適選址進行概括的技術研究。有關工作完成後,我們已隨即在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公佈當日,透過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文件,清楚表明已將有關報告上載於發展局和土木工程拓展署網站,過程公開透明。
最近有報道指大多數市民反對維港以外填海,分析似有偏頗之嫌。第一階段公眾參與的意見,包括可量化分析的問卷調查及電話調查。問卷調查是透過在巡迴展覽的舉行場地進行面談訪問、網上遞交、自行填寫及其他遞交方式所收集得來,共8,580份;而電話調查則由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透過科學化的隨機抽樣方法揀選共1,472名受訪者作調查基礎。意見問卷調查的結果反映,支持填海的人士(49.4%)多於不支持者(42.5%);電話調查中,支持填海的人士(33.6%)比不支持的(46.4%)為少。兩項調查結果顯示支持與反對意見並不一致,但反對意見並非佔大多數。
填海造地較靈活和可預測
市民未來對土地的需求,來自對改善擠迫居住空間的訴求,也來自人口增加。我們預測未來30年,香港人口將增長約137萬,我們需要大量土地以應付人口增長和社區配套的需求。然而,現時各種土地供應模式都面對一定的挑戰。更改土地用途、重建和重用前石礦場所得的土地非常有限,而收地發展又需要照顧現有居民和營商者的需要和安置問題,有時更會激發矛盾。
相比其他的土地開發方法,填海則較為靈活和可預測,因為填海由政府主導,所得的土地更適合作為儲備之用,亦切合市民的住屋和優化生活質素的訴求。填海可以創造較大面積的新土地作全面規劃和發展建立新市鎮,提供房屋及就業機會,更能安置受其他土地開發模式影響的居民和營商者。正如上文所言,市民普遍支持「六管齊下」的土地供應策略,維港以外填海便是其中一環,因此我們在繼續善用其他方式提供土地的同時,有必要進行這方面的第二階段公眾參與,以作進一步探討,滿足香港的長遠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