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3D超聲波掃描技術,可於開刀前作風險評估。郭兆東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兆東)「二尖瓣返流」患者血液倒流隨時猝死,過往只有不足一半患者能以外科手術延命,但自本港引入三維(3D)超聲波掃描技術後,醫生可於開刀前作全方位風險評估,手術成功覆蓋至逾90%患者。中文大學醫學院指出,透過有關技術,亦發現一旦「二尖瓣環」由正常的馬鞍形變為扁平形,將發展為嚴重的「二尖瓣返流」,現階段認為變形與退化及壓力有關,日後將進一步研究箇中成因。人能活著,全靠心臟中的「二尖瓣膜」令血液由左心房流至左心室,為身體各處提供新鮮血液。不過,一旦「二尖瓣膜」不能在正確位置閉合時,就會出現「二尖瓣膜脫垂」,令血液倒流形成「二尖瓣膜返流」,患者會出現呼吸困難、疲勞、腳部腫脹等徵狀,若治療不當更會出現心衰竭,死亡率高達30%。
要治療「二尖瓣膜返流」,以往醫生只能以傳統二維(2D)心臟超聲波掃描檢查,在橫切面觀察心臟,並需進行外科手術,才能以肉眼評估應為病人修補心瓣,還是更換整個「二尖瓣膜」,除增加病人手術風險之餘,更只有不足一半患者能成功修補心瓣。
中大醫學院心臟科教授李沛威表示,若參照海外研究數據所得,本港約有20萬「二尖瓣膜脫垂」患者,佔整體人口約3%,當中更會7%患者發展為嚴重的「二尖瓣返流」,情況不容忽視。他稱,中大醫學院為有效診斷有關症狀,於2009年引入全港首部3D超聲波掃描器,並為112名患者及非患者進行研究,結果發現正常的「二尖瓣環」應呈馬鞍形,一旦過度磨損就會加速退化為扁平形,損壞心瓣結構,並導致瓣肌腱破裂,最終發展為嚴重的「二尖瓣返流」。
他又稱,雖然扁平二尖瓣環患者出現嚴重「二尖瓣返流」的風險,是正常患者的7倍,但有賴3D超聲波掃描技術,醫生已可在患病初期,透過胃鏡為患者進行無創掃描,以立體影像觀察心臟情況,並評估應採取的手術類型及風險,令成功修補心瓣的患者增至佔整體逾90%。
李沛威指出,雖然已能提高手術成功率,但有關症狀的成因仍屬未知之數,初步估計與基因變異及年老有關,同時高血壓及生活不規律等亦會影響病變機會,故建議高風險病人注意體重及血壓,學院日後將進一步研究箇中成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