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控股(0005)去年受本身債務公允值不利變動影響,以及多項監管撥備的特別項目開支增加所拖累,去年全年純利跌17%至134.54億美元,是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首次出現盈利下跌,業績遠遜市場預期。
其實,滙豐自2011年起不斷出售資產和股權,最終拉高核心一級資本比率,於去年底達12.3%。資本水平不但完全符合《巴塞爾協定III》的9%新要求,還製造增加派息的空間。滙豐去年末期息增至每股18美仙,全年派息增10%至45美仙,派息比率由42.4%增至55.4%,以昨天收市價計,全年股息率達4.16厘。公司管理層坦言此舉是「取悅股東」。集團計劃今年首3次派息提高11%,每次派發0.1元。
滙豐期內成本增加及股本回報率惡化受市場關注。盈利遜市場預期,主要是受累成本增加。年內成本增11%,至419億美元,包括美國反洗黑錢不力罰款及英國客戶賠償等特別項目的57億美元。成本效益比率由57.5%上升至62.8%,遠低於目標的48%至52%水平。管理層表示,已就英國客戶賠償及美國洗黑錢事件撥備,但未透露是否還有其他潛在的監管支出。
滙豐去年的股本回報率惡化令市場關注。集團曾於2011年定下目標,於今年底股本回報率要達到12%至15%範圍,然而期內股本回報率由上年度的10.9%下跌至8.4%,主要是因本身債務公允值不利影響所致。以目前的情況看來,縱然集團資金重新部署後令資金的回報正改善,料難以達標。
派息再大增機會不大
滙豐今年派息比率目標為40%至60%。不過,由於滙豐在歐美等亞洲以外地區業務收入疲弱,加上通脹令重組業務的成本上升,同時其自然增長,仍受潛在的監管成本困擾,具有相當不確定性,因此其派息再進一步大增的機會不大。 ■太平金控‧太平証券(香港) 研究部主管陳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