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狸美美
最近這些天,躲不開的話題是奶粉,對於這場事件中兩地網民的罵戰,小狸無意在此重複,歸結起來無外乎內地人說港人沒良心沒愛心歧視他們,香港人說內地人像「蝗蟲」,掠奪了他們的資源,讓他們沒奶吃沒房住沒工開。這些,已不是新聞,在最近不斷升級的兩地摩擦中早已屢屢出現,小狸想說的是奶粉背後的潛台詞:
第一個,如今的輿論大多糾結在該不該讓內地客帶奶粉北上,可其實比這個問題重要得多的是如何讓內地人安心地在自家門口買奶粉。這個問題不僅是簡單地涉及食品安全,更涉及到整個社會的誠信。要知道,內地商店裡其實也有進口的美贊臣在賣,但內地的爹媽們就是不太相信這些進口奶粉是真的或者他們的品質能和國外的一樣。
第二個,香港政府因為所謂的「民意」而草草出台了限奶令,可其實到現在許多人都不明白所謂的「奶荒」為什麼不能靠調整供貨、劃分特區等手段而更溫和有效地解決?買白粉的沒抓,買奶粉的抓了,限奶令的硬著陸,為本已激化的兩地矛盾又添了一把乾柴。
第三個,限奶令推出不到一周,已有藥房老闆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囤貨賣不出去了,希望限奶令是「暫時」的。與此同時,香港的一些學者及專業人士亦紛紛站出來指責限奶令不合理。
所以,這罐奶粉其實遠不是能帶不能帶這麼簡單。
希望有一天,內地的老百姓可以安安心心地在自家門口的超市買奶粉——國產奶粉,甚至親愛的香港同胞也會到內地倒賣一下國產奶粉。如果小狸的這個臆想真有實現的一天,那以上所有的矛盾都將迎刃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