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3年3月1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願花常好月常圓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3-11]     我要評論

潘國森

 農曆年前,聽了劉鳳屏的演唱會。

 真正第一流的歌星總是長時間保持水準,卻原來鳳屏姐出道已四十多年。她還是梨園出身,小時候演過神功戲,只是後來以國語時代曲在歌唱比賽中脫穎而出,然後又以國、粵語時代曲享譽歌壇。怪不得她的《紅燭淚》比紅線女女姐還動聽,個人總覺得女姐後期的「紅腔」稍嫌過火。

 文化中心音樂廳實在不是個理想場地,設計有大毛病。首先樓座的梯級太斜,耆英觀眾空間感轉弱,上落很不便、亦容易「失足」。須知潘老頭在這晚還算是相當年輕的座上客,鳳屏姐的忠誠聽眾大多上了年紀,登樓聽曲,真有點「捨命陪君子」的味道。其次,座位也太擠迫,用手掌量過,座椅豎起時通道不足八吋,各位行動不便、要靠手杖支撐的體胖長者更舉步維艱。當晚兩個多小時「直落」,不設中場休息,否則,大家上廁所出出入入,更覺「蜀道難」了。不知是否跟我人在樓座有關,現場的音樂伴奏聽上去似乎音量過響了些,若不是鳳屏姐中氣足、聲底穿透力強,怕會聽不清歌聲。

 鳳屏姐唱到《刻骨相思》(調寄《雙聲恨》)時,示意觀眾一起打拍子,但可能這首曲對一般觀眾來說是深了些,我「拍和」了幾句之後,發現大半爿樓座只得我一人在打拍子。當時有個衝動要跑到樓座最前排的圍欄旁打拍子,但是終於忍住了,因為怕影響大家聽曲。其實鳳屏姐如果想搞好氣氛,可以考慮下次的演唱會安排幾位學生站在舞台上兩邊領導大家打拍子,這樣就更熱鬧了。

 特別嘉賓胡楓出場唱《百花亭之戀》(調寄周璇名歌《月圓花好》)時,氣氛就不同了,因為這支曲人人都熟,可以跟著打拍子。修哥年輕時不甚會唱,真想不到七十歲以後才踏台板唱歌,而且比許多年輕歌手唱得好。一首《儂本多情》亦佳。

 鳳屏姐再出場時,帶來意外驚喜,竟然唱經典電影《夢斷城西》的主題曲《今晚夜》(Tonight),鳳屏姐說唱英文歌是新嘗試,還特意造了新的歌衫。鳳屏姐是實力派,舞台佈景、伴奏和伴舞隊伍編制都很簡單,這場小型百老匯式歌舞已算很大陣仗。

 這次演唱會以一曲《水長流》命名,鳳屏姐唱這歌時,到了拉腔的部分,讓現場全體觀眾負責,老歌迷沒有讓鳳屏姐失望,一段長「丫」音的音準很好。

 人老了,自然喜歡懷舊,老歌迷擁戴自己欣賞的唱家幾十年,早就把台上歌者當作親密的好朋友,見故人英風如昔,亦人生一大樂事。

 鳳屏姐既然不斷追求進步,我這個偶然聽眾就斗膽提出要求,就是鳳屏姐雖然以唱國語時代曲起家,但是這方面咬字還是差了一點點,應該找位國語老師補補課。

 還有,希望她能再唱《願花常好月常圓》,這支曲與《百花亭之戀》同旋律但詞寫得更好,可惜當年未能唱紅。不知鳳屏姐還記不記得?

相關新聞
百家廊:鄂州尋訪庾亮樓 (2013-03-11) (圖)
琴台客聚:願花常好月常圓 (2013-03-11)
翠袖乾坤:社企餐廳與的士 (2013-03-11)
跳出框框:手提包 (2013-03-11)
杜亦有道:馬拉盞 (2013-03-11)
思旋天地:回歸自由市場 (2013-03-11)
網人網事:奶粉的潛台詞 (2013-03-11)
百家廊:在長江口過元宵節 (2013-03-08)
翠袖乾坤:父與子 (2013-03-08)
古今談:鼓吹人口增長後果嚴重 (2013-03-08)
琴台客聚:詞語的復活 (2013-03-08)
生活語絲:遷都 (2013-03-08)
演藝蝶影:《演藝風流》談《中式英語》 (2013-03-08)
此山中:阿媽食事 (2013-03-08)
百家廊:史懷哲的故事 (2013-03-07) (圖)
琴台客聚:見習生涯 (2013-03-07)
翠袖乾坤:何以偏偏不選他 (2013-03-07)
海闊天空:紅色沙漠之旅 (2013-03-07)
杜亦有道:苦鳳鶯憐 (2013-03-07)
隨想國:丈二金剛 (2013-03-0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