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杜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嘉禾鄒文懷特派為李小龍國際經理人的「彭大哥」彭長貴,為中國演藝史上唯一一個馬戲班主沈常福之女婿,乃自幼在韓國讀書成長的山東裔華人,精通日、韓、國、粵、滬語等各地方言,深知精通多種語言文字之用處。他大公子出世後就放在韓國的日本語學校讀書,及後彭家輾轉移港,彭家大公子就被聘在日本領事館工作,職銜是獨一無二的「香料顧問參贊」。由於他也精通中東語,特聘為日本國民味學在中東之香料搜羅顧問,給日本飲食業人士作推介。經十多年工作經驗,身高六呎五的彭大公子外形也似了個中東巴格達大漢,精通香料學,近年聽母親「沈常福馬戲公主」彭太太之言,集合中東和日韓南洋飲食常識,出了十一種香料合調而成的「彭氏馬拉盞」,正名為「彭氏蝦米辣椒膏」,在香港九龍新蒲崗的彭氏馬來食品香料店推出面世。阿杜是南人北胃和鄧麗君一樣嗜辣如命,尋往該店買一瓶試試,一試難忘,即買了多瓶送給老友知名導演唐季禮,說吃彭氏的「馬拉盞」會上癮,他也買了一批帶往北京送給影界朋友作手信。日來阿杜往彭氏小店走動,其門如市,顯然沒任何廣告宣傳下已有廣傳口碑效果。
「馬拉盞」是馬來南洋一種辣椒蝦醬之特稱,香港近廿年開有不少越菜、泰菜店,菜牌上都有「馬拉盞炒通菜」、「馬拉盞芽菜蛋」等菜色列出,彭家採其名用之,自成一列大有去路。而彭家母系沈常福一脈是馬來西亞華僑,父系彭長貴一脈是韓日華人,成了一個國際綜合式家庭,是很特色的現代港人之家。
李小龍生前的國際經理人彭長貴介紹,在港台影藝圈活躍之人中有多位都是他小時在韓國一起讀書之在韓華僑書友,最著名的如劉家昌,擅長徒手上牆「壁虎功」的譚道良、南宮勳等都是韓國外僑幫。李小龍也曾叫老彭搭路為他在韓國推廣「截拳道」,可惜時不我與英年早逝,只有一班替他建過「死亡塔」的韓國建築工匠全體百人向南三鞠躬,一代功夫巨人也就和韓國緣慳一面。
今日言來,彭長貴父子只有嘆息唏噓,有點白頭宮女話當年之感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