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3月23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名人薈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宋以朗與「張愛玲的香港故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3-2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宋以朗分享其與張愛玲的緣分。

 無論是命運機緣,抑或責任使命,宋以朗的名字,都注定與張愛玲難以分割。他接替父母成為張愛玲的遺產執行人,因而某種程度上也成為了今時今日與張愛玲最「近」的人。「南區文學徑」淺水灣段即將落成,而淺水灣作為張愛玲小說中最重要的地標之一,自然又會令人們重新檢視那些「張愛玲的香港故事」。

 前塵往事,由宋以朗娓娓道來。我們無法想像,倘若張愛玲不曾在香港讀書生活,《傾城之戀》那樣的曠世名作是否仍會誕生,但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香港對張愛玲人生的影響無可替代。她並非一位香港作家,但她又從來都屬於香港。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賈選凝 攝:曾慶威

 「南區文學徑」其實也包括蔡元培、胡適、蕭紅等作家早年在香港的足跡,這些作家的共同點是,他們一生之中,有一段時間身在香港。但無論出於歷史原因還是因緣際會,香港對他們都有著重大的影響,而其中張愛玲的部分,則將地標選在淺水灣。

 從前著名的淺水灣酒店,如今變為花園中專門修建的一座地標,以此代表張愛玲,也讓人情不自禁聯想起《傾城之戀》、《小團圓》、《易經》這些與淺水灣有關的張愛玲作品。而宋以朗則認為,這些作家都曾在香港留下印跡,但要有人出來講幾句話,讓人們知道他們與香港的前世今生,卻並不容易。他說:「張愛玲至少有我,我在香港,手邊又有很多書信、遺物,但其他的作家很不容易,譬如蕭紅有何後人?所以我覺得自己可以幫這個計劃做多些事。」

 不問出身,張愛玲當然是屬於香港的。在電影短片《張愛玲的香港故事》首播之際,張愛玲與香港的情分也得以藉由宋以朗,被再度梳理回望。

與香港的三段情分

 「我不需要講她寫過些甚麼,而我能做的,是告訴人們她甚麼時候住過香港,而她又寫了關於香港的甚麼。」宋以朗如是說。

 張愛玲一生中的三段生命時光都在香港度過,但身份與境遇完全不同。最初的第一段時間,她是港大學生,來到香港讀書,按宋以朗的形容即是:「離開上海,第一次自己一個人出門,住在學校宿舍,碰見一班同學。」她之前的人生中,沒有機會像這樣見到世界不同地方的人,如外國學生、馬來西亞華僑、香港人等等。「這應該對她的世界觀有些影響。」

 而這段經歷,對張愛玲個人歷史經驗的重要意義,則是1941年開始打仗。從12月7日珍珠港事變到12月26日香港淪陷,短短的18天,令她完成了那篇〈燼餘錄〉。如果有人問那18天香港究竟發生過甚麼事,正史當然有記載,幾點幾分,炸彈跌落西營盤……但張愛玲的散文,卻捕捉了當時的人們在想些甚麼。宋以朗說:「她不會去寫英軍抗日如何英勇,因為她只知道自己怎麼想,自己身邊的人怎麼想,她寫的,只是身為一個普通學生、普通市民在那時期的心態,所以是完全不同的角度。」

 回到上海之後,包括《傾城之戀》和此前的《第一爐香》、《第二爐香》等小說,張愛玲亦都以香港作為背景。

 而再回到香港時,已經是十年後。張愛玲從大陸回來的藉口是繼續學業,因為尚未拿到學位。「但其實她已經沒法再讀書了,她已經32歲了,你想想看,如果她回去讀大三,身邊的人都是20出頭,還要聽教授教寫作……」宋以朗說:「所以讀了幾個月之後她就退學,開始在香港做翻譯,也是那時候,她認識了我的爸爸媽媽,寫了幾本小說,直到1955年,移民到美國,去試圖發展寫作事業。」

 張愛玲在美國的寫作生涯,並不太成功,其中很大的因素,是她是中國人,可她用英文寫中國的事,比如舊社會的事和人,並不符合美國人的「東方想像」。按宋以朗的話說:「並不是美國人不關心中國的事,而是他們有自己的預期。」張愛玲顯然無法在小說創作上符合這種預期,於是她唯有另做打算。

 「當時我爸爸在電影公司做監製,就提議她來幫電懋寫劇本。」劇本多數都是改寫好萊塢電影或是百老匯戲劇,譬如外國電影中如果有男主角去賭錢的情節,由於當時的審查條例,就不能出現在中國電影裡,必須重新去寫去改。

 於是便有了張愛玲在香港的第三段時光。1961-1962年,她有幾個月住在香港,也有了宋以朗和張愛玲實質上的交集。「她在香港的第一段時期,我沒出世,我爸爸媽媽也不認識她,第二段時期我3至6歲,也不記得這個人,但第三段時期,我是見過她的。」當時的宋家很多人出出入入,十幾歲的宋以朗對張愛玲其實並無特別印象。「沒想過這個人將來會變得很特別,但我記得有這麼一個人。」

 寫劇本寫到收尾的兩個星期,張愛玲退掉租住的房子,搬去宋家住。「所以當時我就睡在廳裡,她住在我的小房間。大多數時間,她都自己關著房門寫東西。」而那房間,如今已被改成廁所,我們惟有盡情發揮想像力,想像當年的張愛玲,晨起後推開窗,便可以見到一覽無遺的獅子山風景……

女作家的個人反思

 宋以朗在電影短片中,主要介紹的是香港對張愛玲的影響。「學生時代,她學到些中英文寫作技巧,但之後其實很長的一段時間,她一直沒再寫香港,除了一篇屬於遊記的散文《重返邊城》——從前港大的宿舍拆了,但沿著那條路走下去,樹好像變高了,但那已經是二十幾年前的事了。

 香港對於張愛玲真正的個人影響,或許最有跡可循的線索便是那本《小團圓》。

 「很多人覺得那本小說結構很亂,看不太懂。」但宋以朗認為:「但其實是有結構的,也講出了一個很重要的部分:香港。」有看不懂的讀者投訴,小說的第一章第二章,女孩人在港大,之後嗖的一聲就跳回上海,怎麼一回事?

 宋以朗則認為:「張愛玲所使用的結構,其實是想你思考,這個女孩,在一間學校有很多同學,但是沒有一個是談得投契的。雖然有些人對她很友善,但到炸彈跌下來的那一刻,她覺得『哇我頭先差點死了,這是件大事』——但是可以和誰講呢?她發現沒有人。」她覺得自己很孤獨。

 「那麼為甚麼這個人是這樣的,她發生過甚麼事,她為甚麼和所有人都疏離?於是小說就回到她上海的童年,講到她的家庭:她的媽媽自己去了歐洲,她爸爸娶了後母,後母當然有點偏心,不太喜歡她,所以她從小就是一個很孤獨的人,她覺得沒人愛她。」所以《小團圓》中在港大讀書的女主人公,無法同身邊的人溝通。

 講一個故事有很多種技巧,可以從頭講到尾,從出生講到死。但宋以朗認為,講這樣的一個故事,未必有意思看、未必看得出來龍去脈。而張愛玲的方法,就像是捉貓要捉脖子一樣,從中間開始講故事,讓讀者明白一個人物生命的中間是甚麼狀態,再花筆墨去講這個人為甚麼如此。「至於以後發生甚麼,她完全沒給任何提示,讀者會一路跟下去。」但故事的後半段我們當然都耳熟能詳不過,一個很孤獨的女人,有一天開始寫文章、引人注意,然後一個男人找上門來,花言巧語,「那她就死定啦,問題是她要甚麼時候才發現,這個男人對個個女人都花言巧語,她心灰意冷,她失望。」於是她反思自己一世人為甚麼變成這樣。

 歸根結底,是在香港幾乎被跌落的炸彈炸死的那一刻,讓她清醒地認識到,她很孤單。

一份工作 一份責任

 那麼張愛玲對於宋以朗個人的意義,又意味著甚麼?她是傳世作家,她是個孤單而情感豐富的女性,她是他父母的摯友,但她對於他,又意味著甚麼?

 「如果以她是作家的身份來說,我需要做是一份工作,因為那是我的責任,未必是我想做的,但等於我爸爸媽媽應承了她,那麼這些事就需要做。」宋以朗說:「我未必想自己做,但想不到可以交給誰去做。」

 「那些事」也未必是永久的,目前需要做的,當然是處理張愛玲的遺作,整理並出版,做完這些之後,就應該變得簡單許多,主要是處理所有遺物(相片)。「技術上來講,不需要捐贈,有一種方法叫permanent loan——借出去,不限定甚麼時候還,但東西始終不是你的。」這樣就免了很多麻煩,但一旦捐贈之後,這些張愛玲的遺物可能會有被拍賣的風險。

 而在文獻的保存層面,不管怎麼說,很多都是紙張物品,受溫度、濕度影響。「擺在我家一兩年當然可以,但長期下來總不是太好,有些50年代的書信,墨水已經有些褪色,所以最好還是交給專業機構處理這些東西。」

 對於宋以朗個人來講,處理張愛玲的遺物,其實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她讓他對很多事都有了好奇心。

 儘管張愛玲本人不喜歡看報紙、雜誌、不喜歡聽人講政治,不相信所謂的歷史,她只相信自己所知道、看得見的東西,但她卻成為了文學的歷史,成為了被人研究的歷史。她不相信所謂的真相、她只寫和市民生活有關聯的市井生活,但這或許又正是她的人生際遇所賦予她的最獨特的能量。

 宋以朗說:「和那個時代相比,今天的我們是幸運的。」

相關新聞
宋以朗與「張愛玲的香港故事」 (2013-03-23) (圖)
「淺水灣文學之夜」 張愛玲的香港故事 (2013-03-23) (圖)
「鳥語花言在春日─淺水灣文學之夜」 (2013-03-23)
金士傑 愛戲多過愛自己 (2013-03-16) (圖)
金士傑小檔案 (2013-03-16) (圖)
「老派價值」媒體人王健壯 (2013-03-09) (圖)
王健壯小檔案 (2013-03-09) (圖)
王健壯印象 (2013-03-09) (圖)
郎朗 為古典音樂環境做實事 (2013-03-02) (圖)
「鋼琴改變世界」之夢 (2013-03-02) (圖)
不一樣的「風水佬」 李居明 香港粵劇「點燈者」 (2013-02-23) (圖)
李居明的風水情緣 (2013-02-23)
大師望活化新光 (2013-02-23) (圖)
佛教文化使者 傳奇風水大師 (2013-02-23)
書畫大師都本基 巨人肩上的文化傳承者 (2013-02-16) (圖)
藝術活動大事記 (2013-02-16) (圖)
五十年不變的老夫子 第二代王澤的幽默智慧 (2013-02-09) (圖)
楊莉莉的青花瓷藝術 (2013-02-09) (圖)
對談青花瓷之路 (2013-02-09) (圖)
頂尖物理學家朱經武 六十年的追夢學旅 (2013-02-0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名人薈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