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3月2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名人薈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郎朗 為古典音樂環境做實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3-0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年少時的郎朗,以獨奏蕭邦的敘事曲而成名,而他的最新專輯《THE CHOPIN ALBUM》則首度選擇以全本蕭邦作品錄音,即使對古典音樂了解不多的聽眾,也能感受到蕭邦浪漫抒情的繞樑魅力。對郎朗來說,蕭邦的曲子他從八歲就開始彈,如今的心境自然與當年不一樣。這些年來,他穩紮穩打,步步積累。他對音樂事業的追求早已超越技術層面,現在反而希望將音樂落實在教育理念上。頂著巨星光環的郎朗,從未讓「聲名」流於虛名,他想為古典音樂的大環境做更多實事。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賈選凝 攝:劉國權

 郎朗自小開始習琴,技術上的多年沉澱,對他而言更多體現在演奏的格局上。按他的話說:「快板也會變,但慢板會沉澱更多,慢板的線條會將包括交響樂、室內樂在內的聲音都拉進來。」他說自己過去是用一種潛意識的感覺去彈,現在則更多是在用分析能力。很多作品看似簡單,譬如彈莫札特,實際的音色控制力固然很重要,但聲音的層次和深度,是他這樣一位優秀演奏家更為關注的。

 在最新專輯《THE CHOPIN ALBUM》中重新演繹蕭邦,對郎朗來說,比錄製上一張李斯特專輯的要求更高。「我覺得錄每一張的時候,對聲音的要求都會更高,但錄CD跟彈現場畢竟不太一樣,我想用CD錄出現場的感覺。我覺得我屬於再創造能力很強的人,錄音棚會創造出很多東西,但也要你一點點去殺掉一些東西。」因為創作太多東西,錄出來的效果會不好。現場演奏的靈活性可以給演奏家無限的空間——雖然彈同樣的作品,但就像燒菜一樣,今天可以燒宮保雞丁、明天是宮保肉絲,但唱片專輯則是在一個固定模式之下演奏。「你就要想清楚,到底想不想這樣詮釋,所以這次想得比較多,錄完之後聽了很多遍,選擇了幾個我認為能更convincing myself的版本。」畢竟下一次再錄蕭邦,很可能是十年後了,唱片一面世就不能再改,必須選出自己最滿意的版本。

 眾所周知郎朗年少時便以演奏蕭邦見長。「但我不會說他是影響我多於其他人的作曲家,因為其他的音樂家也很強,但蕭邦讓鋼琴唱歌、讓鋼琴變得很詩意,無論你是否了解古典音樂,只要一聽到蕭邦,都會覺得動人。」他認為蕭邦能觸及人們的心靈——蕭邦練習曲不只是練習手指,更能練習人們的心和思想。新專輯中的曲目也大多是蕭邦練習曲,郎朗認為,蕭邦作為作曲家的更重要意義是在音樂學習層面,「音樂學習的意義不只是訓練手指,還有訓練怎樣彈奏出顏色。」因而郎朗一直認為推動音樂教育,不該只在技術層面。

創造新的古典音樂方式

 郎朗國際音樂基金會於2008年成立,旨在用郎朗對古典音樂的深入理解和感受豐富青少年的生活。基金會第一年的進度緩慢,但從2010年開始,便有成員固定提供資助支持基金會的項目,其中有一個獎學金項目是給12個孩子創造最好的機會去表演。基金會讓這些平均8-12歲的孩子獲得在卡耐基音樂廳等國際舞台演奏的機會。而郎朗更希望普及的,是大眾的音樂教育。

 「101鋼琴家工作坊就是這樣的思路,人人可以成為其中之一,參與的孩子可以練習四手聯彈,他會有一個差不多年級的夥伴,最後會直接和我一起演奏,展示自己一年下來所學到的東西。」郎朗認為,音樂教育的關鍵,是「你要讓他們和你一起來練習。不只是告訴他們要怎麼做,而是和他們一起做。」這才是推廣古典音樂的可行方向。

 基金會側重在音樂教育方面做實事、帶來真正的改變,這是因為郎朗知道這條路上有太多邪門歪道。「很多時候基礎教育沒學好,走了那麼多歪路,到時候再想去好好彈琴,一切都晚了,所以我們要把握最好的學習狀態,一定要走正路。」

 「現在很多人,亂炒自己演奏得怎麼怎麼樣,實際上就甚麼也不是。用一種語言把自己抬高,這沒有任何意義。到了舞台上,不行就是不行,所以我的想法就是做實際的東西。」他認為很多公益項目,都是虛的、沒有任何實質的改變。「所以我們要做project,要做看得見的實事。空談做公益去扭轉一種理念,沒有任何意義。」郎朗的希望,是建立平台,就像他做「101鋼琴家工作坊」,把中國的孩子送到國外,或者讓外國小朋友來到中國,有一個交流的平台,至為重要。

 郎朗說:「不管做教育還是做事情,一定要做實事,就是做出來的東西是實東西、不是虛東西,這樣才有發展、有未來,要不然發展不起來,自己把自己給騙了。」

 人們大多有所耳聞,童年時代郎朗父親對他極其嚴格。但郎朗認為:「當然我爸很嚴格,但我爸也是個非常聰明的人,那些很不嚴格的父母,或許只能教育出一群不愛練琴的人,我爸會有很多想法,他會想辦法讓我自己更想去進步,而不是逼我去進步。」當然大家都知道快馬也要有好的鞭策,「因為你跑得比別人快,所以你必須要跟上,跟不上的時候,我爸肯定會嚴厲一些。」又因為當人生目標是成為專業音樂家時,有些東西是需要積累——積累就要多練,而練得多肯定會感到煩躁,所以有這樣一個人很重要,「讓你在快跑的同時,又讓你不厭倦,這是個很大的挑戰。所以為甚麼有的教育家能成功,有的不能成功,不是光嚴格就能培養出音樂家的,一定要動腦。」這也正是今時今日郎朗基金會思考的問題,怎麼和孩子打交道、怎樣把最好的理念通過最好的方式發揮出來。

樂於接受音樂上的挑戰

 郎朗目前的生活狀態是每年夏天時放鬆一下,平時則很忙。「尤其現在學校在深圳,基金會在紐約,做教育的同時,演奏會還是要彈。」但光彈琴他又覺得沒意思。「如果說小時候是為了出名,但一旦established,再只為了出名,那就是很傻的一件事情,一定要把自己領域中比較有意思的事情說出來、要分享,音樂本來就是要分享,否則在舞台上還彈甚麼?」尤其在亞洲市場,人們對古典音樂知識沒有太多的基礎,所以郎朗希望通過鋼琴,創造出更好的學習環境。

 音樂上的挑戰永遠都不會停,因為每年都在換新的作品去演奏,每次都是極大的挑戰。「因為已經積累到一定程度,大家都會很期待你能再創造出新東西,從這方面來講,把曲目選擇好最重要,別的方面沒有太多挑戰。」從純粹的技術層面而言,郎朗早已駕輕就熟,但他認為自己還要在經歷上再多磨礪。「比如我每個夏天能放兩個月假,放假時很多沉澱的東西就能出來。」

 這麼多年的琴技自然從未丟下,郎朗固定每天練琴兩個小時。他說不練琴對演奏家而言,等於慢性自殺。「很多鋼琴家,你能感覺到他心在手不在,這很簡單,就是沒練啊,不練琴太危險了,所以我自己每天晚上必須練琴,把手機甚麼都關掉,必須練。」

 每個人的成功都不能複製,只可以去借鑒,當郎朗自己去看偉大的音樂家的故事時,也會很受感動,但複製是不可能的,每個人的才能都不一樣,就像有人想複製他的風格也同樣不太可能。「不光是技術上,味道也不一樣,心靈的體會更不一樣。」誠然,世界上很多鋼琴家彈得都不錯,「但為甚麼能衝出去的很少?原因就是有一層東西你沒有穿過去,那這層東西你就只能自己去找、去體會。」

 「只要認真,大家都可以走到這個位置上,但能不能衝過去,就必須靠自己。」郎朗認為,在全球範圍內,能衝出去的還是非常少,既因為很難,同時也需要一些運氣。

 多年前郎朗說過,他希望古典音樂有朝一日能在中國流行起來。時至今日再回望這樣的期許,他相信:「在我身上還是能看到一些希望吧,以我的琴迷來講,不同行業的人特別多,有年齡很老的、也有年齡很輕的,也有中間的人,是有可能達到的。」但與此同時,「你說如果每個人聽李斯特都像聽流行歌一樣,我覺得這也不太可能。」

 知道自己的古典音樂代表了甚麼,也讓更多人知道這一點,或許便已足夠。

相關新聞
郎朗 為古典音樂環境做實事 (2013-03-02) (圖)
「鋼琴改變世界」之夢 (2013-03-02) (圖)
不一樣的「風水佬」 李居明 香港粵劇「點燈者」 (2013-02-23) (圖)
李居明的風水情緣 (2013-02-23)
大師望活化新光 (2013-02-23) (圖)
佛教文化使者 傳奇風水大師 (2013-02-23)
書畫大師都本基 巨人肩上的文化傳承者 (2013-02-16) (圖)
藝術活動大事記 (2013-02-16) (圖)
五十年不變的老夫子 第二代王澤的幽默智慧 (2013-02-09) (圖)
楊莉莉的青花瓷藝術 (2013-02-09) (圖)
對談青花瓷之路 (2013-02-09) (圖)
頂尖物理學家朱經武 六十年的追夢學旅 (2013-02-02) (圖)
朱經武小檔案 (2013-02-02) (圖)
許嘉璐:以對話取代衝突 (2013-01-26) (圖)
三生三世身在「外」 情繫文學城之「內」 (2013-01-19) (圖)
放映備注 (2013-01-19) (圖)
陸川 時代嬗變 深愛依舊 (2013-01-12) (圖)
對話陸川 「共電影一起,其他已不重要」 (2013-01-12) (圖)
赤子心 航空情 (2013-01-05) (圖)
航空史不可隔斷 (2013-01-05)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名人薈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