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龍泉是中國茶文化之鄉。 網上圖片
王大慶
浙江西南小城龍泉是一個樸素的小城,然而這樸素的小城卻蘊藏著三寶:寶劍、青瓷、金觀音,是著名的寶劍之邦、青瓷之都和中國茶文化之鄉。
前不久,我出遊浙西,應文友相邀到龍泉小聚,有幸觀賞了久負盛名的龍泉三寶。在一家龍泉寶劍古玩店裡,我撫摸著各式各樣精製的刀劍愛不釋手,真想把這裡的刀劍全搬回家。店主看我愛劍心切又難以選擇,問我是自己用,還是送親友。我說是自己把玩。他便建議買把太極劍,既可健身又可收藏。拿起一把國家標準武術太極劍,只見劍鞘是上等龍鳳檀打造,色澤、紋路、美觀大方,劍身為百煉花紋鋼,圓弧形護手,握在手中很是順手舒適,頗具宗師風度,上標「龍泉寶劍」,註冊品牌的中華老字號。在觀劍過程中,店主不失時機地給我們講起了龍泉寶劍的歷史。相傳龍泉寶劍創始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當時著名的煉劍大師歐冶子雲遊江南各省,到達浙江龍泉時,發現秦溪山下有一泓湖水,甘寒清洌,湖邊有七口井,恰似天空北斗星座,用湖水淬劍,能增強劍的剛度,正是鑄劍的好地方!於是,歐冶子就在湖邊支起爐灶,用附近山中鐵英鑄成「龍淵」、「泰阿」雌雄寶劍。劍成,竟雙雙飛去。從此,鑄劍地改名為「龍淵」。唐朝時因避高祖李淵諱,便改為龍泉。龍泉寶劍由此名揚天下。2006年,龍泉寶劍鍛製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龍泉寶劍由於製作精良、工藝複雜,加之歷史悠久、文化深厚,以及在一些熱播武打電視劇裡頻頻亮相,因而深受人們喜愛,成為收藏市場新寵也是情理之中。
談到青瓷,我起先有點混淆於青花瓷。文友在這方面倒是有些常識,他說這是兩種不同的概念,青花指在白底上畫顏料燒製,一般色為藍色;而青瓷整體顏色都是青色。青瓷一直被稱為母親瓷,它起源於商,成熟於漢,唐宋時達到巔峰,是士人雅玩的主流。青瓷受文人雅士喜好不只是因其顏色優美、器形漂亮,還有一個原因,即青瓷可以比玉。青花瓷則始於唐,成熟於元,清康熙時發展到了頂峰。龍泉窯是中國陶瓷史上燒製年代最久、窯址分佈最廣、產品質量最高、生產規模和外銷範圍最大的青瓷名窯,始於西晉,宋、元時,龍泉青瓷到達鼎盛時期,製瓷技藝登峰造極。在一家青瓷專賣店,我們觀賞著上千件按照傳統技藝燒製而成的青瓷,有碗、盤、碟、杯、缽、執壺、燈盞、熏爐等實用瓷;也有筆筒、筆架、瓷硯、筆洗、印色池、鎮紙等文具瓷;還有花瓶、人物、掛盤等陳設瓷以及香爐、燭台、佛像等供瓷和鳥食罐、象棋等娛樂瓷,真是一應俱全。每類產品又有多種型號和式樣,如碗有蓮瓣碗、雞心碗、蓋碗等,瓶有束口瓶、魚耳瓶、鳳耳瓶、珍珠梅瓶等。那古樸厚重的造型、線條流暢的紋飾、青碧晶瑩的瓷體、回味悠長的意境,彷彿在訴說龍泉窯1700多年代代相傳、窯火不斷、生生不息的燒製歷史。真可謂「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不是翡翠勝似翡翠。
觀賞過龍泉寶劍和龍泉青瓷後,自然要去品嚐一下龍泉鐵觀音。文友告訴我,說龍泉在三國時即已產茶。五代十國時,龍泉人季大蘊曾赴閩地武夷山引茶,並建盤茶王殿,以供茶聖陸羽像;死後因廣為傳授種茶技術被吳越王錢氏封為農師,後人為紀念他引茶、傳茶和種茶的功績,在盤茶王殿陸羽像旁塑上了大蘊像。清代張作楠在《梅簃隨筆》也有「龍泉西南二鄉,產雲霧芽茶,每歲清明後谷雨前,縣令發價採辦,額定貢茶24斤,色味雙絕……」的記載,可見龍泉產茶歷史悠久源長。
走進一家茶樓,古式古香的木頭茶桌,別有風味的藤椅,青枝綠葉碩果纍纍的葡萄架,給人一種詩情畫意的感覺。圍坐茶桌四周,不由意趣盎然。文友說,品茶先觀茶道,這裡的茶道主要是沖泡程序。只見一服務小生先用開水洗淨茶具,名曰:百鶴沐浴;再把金觀音放入茶具,是為:觀音入宮;繼而高舉長嘴壺把滾開的水沖入茶具,稱其:懸壺高沖;然後用壺蓋輕輕刮去漂浮的白泡沫,美言:春風拂面;接著把泡了一、二分鐘後的茶水依次巡迴注入並列的茶杯裡,釋義:關公巡城。我見服務小生將茶水注入茶杯時是採用的點滴法,有些不解。朋友笑著說這叫「韓信點兵」,是為了讓泡好的茶湯更均勻。最後兩道工序是「鑒賞湯色」和「品啜甘霖」。但見湯色金黃、清澈明亮,細啜一口,馥郁鮮爽,濃醇清活,生津回甘,活色生香,沁人心脾,勝似蘭花郁香而深沉持久。果然名不虛傳,獨特的香氣在嗅聞吞嚥時變幻著,有種叫活力和穿透力的東西油然而來,感覺柔韌如絲般宜人清新,一股雨後深山叢林中的地氣從心底翻飛。難怪龍泉金觀音被授予「中華文化名茶」稱號。
把玩青瓷茶具,輕呷山泉水沖泡的金觀音,水、茶、瓷三合為一,茶香四溢,賞心悅目。聆聽室內播放的《品嚐金觀音茶》樂曲:走進江南/就聞到茶香/來到龍泉就要把你品嚐/咳哎咳哎咿呀哎咳喲/金觀音茶/濃郁醇厚/一壺一杯/淡雅芳香/一壺一杯/情趣蕩漾……更讓人有一種心醉的感覺。茶在這裡有了更多的文化氣息和生活底蘊,品茶者滌煩益思也感到自己的精神境界有了一種新的昇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