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點評香港藝術節三個節目
美國芭蕾舞劇院(簡稱ABT)的香港藝術節開幕節目「精選舞薈」(21日),和香港中樂團的「樂旅中國VII」(2月23日)都是「四部曲」結構。
「精選舞薈」流麗悅目傳統淵源
「精選舞薈」由五十年代出生的美國舞蹈大師莫里斯(Morris)的《給薛麗亞之歌》開始,接上美國舞壇大師麥肯齊(McKenzie)改編俄裔「古典芭蕾之父」佩蒂巴(Petipa)及伊凡諾夫的版本而成的雙人舞《黑天鵝》,然後是二十世紀俄裔編舞大師巴蘭欽(Balanchine)的美國舞劇《星條旗》中的雙人舞;最後是「六十後」的俄裔大師羅曼斯基(Ratmansky)的最新舞作,去年10月才在紐約首演,以蕭斯達高維契第九交響曲編成的同名作品。整套節目結構既強調了美國的本土色彩,更處處展示出ABT從創辦到發展與俄羅斯的緊密淵源。
當晚這套節目的演出效果,證明ABT在俄羅斯堅實的古典芭蕾基礎上,融入現代技法、新大陸時尚活力,追求賞心悅目的舞台效果的「傳統」,仍絲毫未變。即使是最新的第九交響曲,仍延續著ABT流麗悅目全不晦澀的既古典又現代的獨特風格。整個作品五個樂章,一氣呵成,幽暗的燈光,拱托著同樣低調子的服裝,散發著的張力感時強時弱,舞蹈線條之美和吸引力,仍能讓觀眾帶著一個愉快的記憶離場。
「樂旅中國」四首新作不落俗套
香港中樂團「樂旅中國VII」的四部作品,三首香港首演,最新的世界首演作品《東方回憶》用作開場,這是波蘭作曲家克勞澤(Z. Krauze)第一首大型中樂團合奏曲。克勞澤很聰明地,採用簡單、直接方式,表達明確的效果和感情;很多時甚至只是同「音」齊奏,將熱鬧、活力,和抒情、優雅的不同場面,很有效地穿插交替出現,構成明確而絕不隱晦的各種回憶情調。
其餘三首作品,亦能很富描寫性地將標題內容呈現。鍾耀光的笙協奏曲《匏樂》,加了擴音的笙與龐大的樂團,時而平靜、時而強烈,很有競奏效果。擔任獨奏的陳奕濰,帶傷上陣,仍有不俗表現。郝維亞的笛子協奏曲《陌上花開》,戴亞的兩支笛子效果有一定的發揮,與樂隊亦能取得平衡,風格四平八穩,手法較平實,新意則不多。用作壓軸的《媯川古韻》,王寧以音樂描寫北京延慶一帶的媯川文化遺跡,並加以想像發揮的樂曲。三個樂章,繪形繪聲,畫出三幅畫圖,手法上有一定的創新。四位作曲家各有不同取向,大多已拋下「民族色彩」的包袱,突破「傳統感覺」的框框,對一般觀眾而言,都會有「不落俗套」的「新感受」。
「賦格藝術」線條穿插細膩變化
英國的「幻想古提琴室樂團」(Phantasm Viol Consort),原是五人組合,第二場「賦格的藝術」(2月23日),意外地又與「四」拉上關係,當晚選奏除作為主題的巴赫《賦格的藝術》,便只有莫扎特改編自巴赫作品的五首弦樂四重賦格曲,與巴赫同期的史卡拉蒂 (D.Scarlatti)的B小調奏鳴曲K87,合共三部作品,但節目安排卻是奏完莫扎特,接著奏《賦格的藝術》前六首後,便半場休息。下半場卻是先奏史卡拉蒂,最後再接奏另外六首《賦格的藝術》,節目便被分成四部分。
同時,巴赫的《賦格的藝術》以四行分譜來記譜,PVC以兩把高音、一把中音、一把低音四把古提琴來演奏便順理成章。原只是三套作品刻意分成四部分來演奏,估計是要將巴赫留下千古未解之謎的未完成賦格作為音樂會的壓軸,作為音樂會結束,讓聽眾帶著懸念之心離場,亦是頗有趣味之事。此設想如是事實,音樂會最後便不應再加奏了。
無論如何,這場音樂會的表現很平實。長約五、六分鐘的史卡拉蒂B小調奏鳴曲,亦無驚喜。這可說是欣賞樂器線條穿插和音樂細膩變化美感的演出,安排在空間頗大的香港演藝學院賽馬會演藝劇院,音色聽來較乾,相對地音色差異沒有現代提琴大的線條交錯,聽來仍很清晰,但感覺卻較冷。
這三個節目基本都可評為「四平八穩」。對PVC音樂會而言,這應是追求的目標,ABT和「樂旅中國」則是穩保品牌的結果,呈現的舞蹈和音樂的效果都很「正路」。然而就藝術創作的探索來說(這應是ABT和「樂旅中國」的精神),沒有出現離經叛道的「四不像」,是要穩保品牌犧牲了石破天驚的創意精神,還是有其他考量的因素,便很值得檢討了。 ■文:周凡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