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似心
近年可下載到智能手機的遊戲越來越多,設計師加上了許多互動元素,讓宣傳網絡擴大,讓玩者擴大群組,甚至會心思思停不了。
大家都會留意到地鐵車廂內、渡輪上、食肆等等任何場合,幾乎大部分人都在低頭專注地按動手機玩遊戲,活在自己的精彩世界中,對身旁的人及事視若無睹。跟許多大人一樣,我也曾向同枱吃飯、日以繼夜作戰、忽略了我的年輕人抗議,但成效極微,偶然只獲得對方稍為抬頭微微一笑的應酬,之後便固態復萌。
為了解青年人的生活方式及心態,我也下載了幾個流行的遊戲來玩,也上facebook向他們要求送命,玩得不能過關時,遞上手機請他們代勞,甚至一起去過一關又一關。不錯,跟他們的關係是貼近了,也不得不承認年輕人是電子世界長大的,手指特別敏銳,像天生就懂得操作電子組件。
可是,不得了,原來電子遊戲跟軟性毒品一樣,是會令人上癮的!玩不成功,不甘心,繼續闖關;成功了,心更雄,繼續闖關。噢,原來有二、三百關!真佩服設計者的腦袋,有些武器要付錢買,你到facebook向友儕求救他可以有收入。
自從上癮玩遊戲後,我發覺相對看書的時間少了,睡覺時間少了,正常嗜好少了,關心親友少了,要處理的事務拖下來了……雖說也可以訓練腦筋,但手指活動為主,而且碰運氣的多。我警告自己,不可長此下去,在等車、等人的空間用以消磨時間,在身心緊張或工作太累時用以鬆弛還可以,再上癮下去就是浪費時間。
想不到一班大朋友談起,大家都有這癮癖,但如何停,甚麼時候停卻成了另一煩惱,一位朋友說:「過了二百關我便會停了。」天!社會除需要助人戒煙、戒賭,還要戒遊戲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