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鄭治祖) 政改妥協空間小,但在政治上來說,「變幻原是永恆」,中央政策組前首席顧問劉兆佳分析香港兩個民主向前發展的契機,包括各陣營要放下生死決戰及零和遊戲的態度,透過建立互信,容許政治制度中有反對派人士的參與,才能繼續對話。
「勿把這一仗視為零和遊戲」
劉兆佳在訪問中剖析了香港政改出路的第一個契機,是各陣營先要把視政改為「生死之戰」的態度轉化為明白民主是一個「永無休止」的過程,「大家不要把未來這一仗視為零和遊戲,也非贏家全勝(winner take all)的格局」。
環觀全球的政治體制,需要的是不斷演變和發展,例如美國要面對兩黨管治制度令雙方經常僵持不下,人民對民主信心下降的局面,歐洲則要破除福利主義觸發財政危機等問題,「香港民主發展只走了10多年就說『最後一戰』?這場仗還有很長的時間」。
倡納反對派在基本法框架下參與
第二個契機是「政治補償政制」,即大家建立互信,反對派儘管不能當特首,但將來的特區管治可以更多地容納在制度中運作的反對派人士。劉兆佳解釋,既然香港只能一個人當特首,倒不如較靈活地運用政治空間,吸納反對派在中央《基本法》框架下參與運作,「香港的『民主派』是『半忠誠反對派』,如果是忠誠反對派,他們會拒絕參加甚至推翻政治制度,但如今他們表示反對卻又參與」。他認為,主流反對派勢力未來不單要參與,至低限度還要接受國家及香港的政治體制,才能繼續溝通對話。
他坦言,是次的政改局面,是繼中英談判香港前途及前港督彭定康政改方案之爭後,第三次涉及「一國兩制」根本原則的爭議,要各方善用契機做到妥協的難度很高,「中央已講明對抗中央人士不能做特首,反對派則要求一定要有『民主派』人士入閘,否則一定否決整個選舉制度。特首這個位不像其他議會議席一樣可以分配,確實阻礙了妥協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