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4月18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隨想國 :人 民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4-18]     我要評論

興 國

 在二十一世紀裡,我們這些人民都習慣了人民人民的叫法和用法,認為人民就是一個單詞,人就是民,民就是人,人民就是我們的總稱。

 在甲骨文創立的時代,人和民卻原來不能合稱來用,因為人和民是兩個不同的階層。甲骨文的民字,是畫了一隻眼睛在上面,眼晴的中下方是一把錐子刺進眼睛裡,也有人認為那不是錐子而是箭矢,但不管是哪一種,都代表著利器。

 為什麼用這樣的字來表示民?因為在那些時代裡,人是主人,民是奴隸,主人把奴隸的眼睛刺瞎,是方便管理,要他們去做粗重的勞動。《說文解字》說:「民,眾萌也。」這個萌,可不是如今的扮萌或賣萌的萌,而是眾人的無知和盲目。

 在古代那個遍地戰爭的時代,最初對待戰俘的方法,就是「民」。後來這把眼睛刺瞎的事就沒有再做了,因為那些被俘的奴隸,是可以買賣的,要賣得好價錢,自然是四肢健全,身強體壯了。

 所以到了小篆寫民這個字,已經沒有眼睛和錐子,和現代的寫法接近了。因為在春秋時代,已經有孟子提出「民為貴」的觀念,民之所以為貴,是統治者認識到在兩國交戰時,民是保家衛國的能力來源。於是,民就從奴隸解放出來,成為真正的人民了。所以那時便有了四民:士民、商民、農民和工民。

 清代的宗室,有功而封公的,稱為國公,但漢人有功而封公的,則稱為民公。這個民字,顯然有歧視的成分。由此亦可見,自孟子提出「民為貴」起,經歷了二千多年,民依然受到歧視。

 如今我們使用人民的總稱,顯然是邁向平等沒有歧視了。

相關新聞
百家廊:古韻芙蓉街 (2013-04-18) (圖)
琴台客聚:決定性的題材 (2013-04-18)
翠袖乾坤:吃 菜 (2013-04-18)
海闊天空:四月賞花狂 (2013-04-18)
杜亦有道:橫空掠過天上星 (2013-04-18)
隨想國 :人 民 (2013-04-18)
獨家風景:圓滿人生,晚景何淒涼? (2013-04-18)
百家廊:心中的地圖 (2013-04-17) (圖)
琴台客聚:一輩子幸福 (2013-04-17)
翠袖乾坤:張衛健兄弟反面事件 (2013-04-17)
天言知玄:抉擇人生 (2013-04-17)
生活語絲:三個景點 (2013-04-17)
隨想國:斯 文 (2013-04-17)
路地觀察:民主化偶像魅力 (2013-04-17)
百家廊:牛頭山上品仙茶 (2013-04-16) (圖)
琴台客聚:黃展驥的「謬誤」 (2013-04-16) (圖)
翠袖乾坤:海運大廈 (2013-04-16)
海闊天空:長壽健康飲食 (2013-04-16)
杜亦有道:命該如此 (2013-04-16)
思旋天地:未來是你的 (2013-04-16)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