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隨著升中人口大跌5,200人,英中學額的競爭由去年的5.8人減至今年的5.4人爭一個學位。圖為以往升中派位放榜情況。 資料圖片
——學額少400 升中生跌5,000人 離島仍爭崩頭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馮晉研)新學年升中人口大跌,雖然減派方案令英中學額有所減少,但全港入英中的學位競爭仍得以紓緩。教育局昨出發放2011年至2013年度《中學一覽表》顯示,今年供分區統一派位的英中學額只有9,826個,較去年少近400個,但隨升中生大減逾5,000人,整體只需要5.4人爭1個學額,較去年5.8人爭一位容易。不過,其中離島區只獲分配25個跨區英中額,情況雖有改善但亦要平均47.8人爭一個位,依然爭崩頭。有小學校長提醒家長不要因競爭稍緩而掉以輕心,選科時仍須以符合子女能力為大前提。
有意參與升中派位的小六生家長,將於日內透過其子女就讀的小學收到統一派位選校資料,他們須填妥的選校表小學,並由學校在5月2日或以前送交教育局。今年有達90間英中參與減派方案,每班少收1至2人,對家長派位選校構成衝擊。據《中學一覽表》顯示,全港供分區派位的英中額只有9,826個,比去年少近400個,不過由於升中生大減逾5,000人至不足5.3萬人,學額競爭不升反跌,由去年5.8人爭1學位,紓緩至平均5.4人爭1學位,入讀心儀名校似更容易。其中以灣仔、中西區、九龍城等名校區競爭最低,約2.7人至3.7人爭1個額不等。上述地區中,九龍城的英中學額為18區之冠,高達1,195個;灣仔區競爭雖低,但跨區的英中名額亦最多,有204個,佔整體26%。
荃灣元朗北區葵青競爭加劇
同時,荃灣、元朗、北區及葵青等4區派位爭入英中卻較去年激烈,平均要約5.9人至7.5人爭1學額,較去年5.5人至6.8人微升。離島則繼續成為英中「爭崩頭」之最,因該區只獲分配25個跨區英中額,平均要47.8人爭1學位;另南區英中競爭亦較激烈,平均10.6人爭1額。
此外,由於今年升中人數大跌,跨區派位學額也大減22%,18區中有12個地區的跨區額減少,中西區、深水埗、觀塘及元朗分別銳減110個至267個不等。另部分地區如大埔、葵青、沙田及離島等,跨區額則微升1個至27個。
中游生或較易入不俗學校
資小校長會副主席張勇邦指,雖然英中額競爭稍微下跌,但未必令入讀英中機會大增,「尤其是當大家意識到競爭下跌,可能反而會催谷了更多人報讀,加劇競爭,所以家長選校還是要先看是否符合子女能力」。不過他亦指,中游學生或會因此較易入到水平不俗的學校。
就不同地區的英中競爭差異大,張勇邦認為,因各區區情不同,有關情況存在已久,但認為差距應要拉近一點。他又提醒家長,若所在地區英中競爭低至2人至3人爭1額,其選校「保險線」或可押後一點,「如果學生能力高,選英中的『保險線』可放在第五志願左右,其後才選擇較好的中文中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