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4月2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南北直通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學者:港校國際化潛力待開發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4-25]     我要評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龐嘉儀)在全球化浪潮下,教育發展已不單限於個別地域,學生流動的重要性越見顯著。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助理教授柯嶺高(Anatoly Oleksiyenko)等研究人員,針對本港國際學生流動性進行分析,其研究指,儘管特區政府近年大力推動院校國際化,但程度及多元性不足,包括本地大學與國際和內地學府在學生交換、課程開辦,甚至增設分校等合作程度低;另隨港生出外留學增多,但港校吸納外地生卻稍遜,形成「出入失衡」,且高達八成以上來港非本地生來自內地,生源呈現單一化現象。整體而言香港院校國際化的潛力仍有待開發。

港非本地生呈單一化

 據教資會最新數據顯示,2011/12年度,來港修讀全日制學士及研究生學位課程的非本地生人數約有1萬人,其中逾8,900人來自內地,佔整體人數83%;其中修讀研究院研究課程的內地生,人數由10年前約500人,攀升至去年度逾4,000人,佔整體研究生人數達73%;有關研究認為,香港非本地生源呈現單一化,院校應加強吸納歐美、東南亞等地學生,以增加跨國文化交流。

港生留學選科過度集中

 柯嶺高等亦指,出於市場導向的實利考慮,為提升英語水平及保障就業,本地生留學地點僅限於傳統英語國家如英美、澳洲、加拿大等地;報讀專業主要集中於工商管理和工程科技,情況與本地相似。據政府統計處數據,於本港及外地修畢上述兩個範疇學科的學生比例分別約為57%及54%,港生留學選科的集中傾向,長遠將不利學術的多元發展。

兩地高教合作有待磨合

 研究指,近年本地院校積極踏足內地如深圳、珠海等開設分校及研究院,值得肯定;但礙於本地「教育產業化」的概念尚待成熟,因此兩地高教界的合作有待磨合。

 學者總結,本地院校的國際化,需注意生源的比例和多樣性,同時政府的教育資源撥備,需結合私人領域的投資,才能促進教育的長遠可持續發展。

 是項研究題目為《國際生流動性在香港:私營好,公營好,或是貿易服務》,文章獲選刊登於《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期刊2012年1-23號。

相關新聞
剩女單身非挑剔 密密相親瞞學歷 (2013-04-25) (圖)
女上司難拉天窗 40載不變 (2013-04-25) (圖)
台獸醫課大熱 168港生爭2名額 (2013-04-25) (圖)
學者:港校國際化潛力待開發 (2013-04-25)
細說新語:2012上海新詞多創意 (2013-04-25)
神州求學記:港生眼中的華大生活 (2013-04-25) (圖)
香港農業科研之傳承篇 (2013-04-23) (圖)
辛世文「耕」生交棒 兩接班人港深分工 (2013-04-23) (圖)
團結創新:港產林漢明首務壯大豆後代 (2013-04-23) (圖)
學無止境:「太陽伯伯」院長 太太開導失戀生 (2013-04-23)
翹楚之後:辛世文真傳 袁隆平兒媳盡得 (2013-04-23) (圖)
四地青年撰文 傳承中華文化 (2013-04-22) (圖)
高敬德寄語青年 自強不息實現「中國夢」 (2013-04-22) (圖)
港中五生贏大學生 奪最佳論文獎 (2013-04-22) (圖)
香港農業科研之創新篇 (2013-04-16) (圖)
辛世文創高營米解糧危 (2013-04-16) (圖)
成功秘訣:碳四米 產量升呢 多餵飽6,500萬人 (2013-04-16)
犧牲家庭:子「遺傳」志趣 醉心醫學研究 (2013-04-16) (圖)
群策群力:五地科學家合作 炮製「萬能主食」 (2013-04-16)
亞高教超級巨星 港6校躋身50強 (2013-04-1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南北直通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