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 國
昨日的「數學詩」,那首要計算寺中有多少個僧人,多少個飯碗和多少個湯碗,原來是有公式可以計算,從詩中指出的三百六十四隻碗、三人共食一碗飯和四人共嘗一碗羹,列出公式如下:364除以(1/3+1/4)就得出624,而624分別乘上1/3和1/4便得出飯碗有208隻和湯碗有156隻。
至於謎語詩,最有趣的是宋朝的朱淑貞,她因為知道丈夫有了外遇,便在臨終時寫了一首名叫《斷腸謎》的長短句:「下樓來,金錢卜落。問蒼天,人在何方?恨王孫,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無回。悔當初,吾錯失口。有上交無下交,皂白何須問,分開不用刀。從今莫把仇人靠,千種相思一撇消。」
這句中之謎,頭兩句的下字卜落,就是一,次兩句的天字沒有了人,就是二,第五六句的王字沒有了一直,就是三,七八兩句的詈無言了,就是四,九十兩句吾字失去了口,就是五,以後的每句就是六七八九十。
朱淑貞留下這《斷腸謎》的含義是什麼?就是要人猜一至十的數字嗎?想來不是的,一至十,數字已盡,人生已盡,情義與愛已盡,恨也到盡頭了。想來是這層意義吧?
以前有個傳說,說有位無酒不歡的數學老師,有一天喝了酒之後,趁著酒意,寫下了「山巔一寺一壼酒,爾樂苦煞吾,把酒吃,酒殺爾,爾不死,樂爾樂。」這是什麼?原來用諧音讀出,是包含三點這兩個字在內的圓周率數值的小數點後二十二位數子。現代常常看新聞,說有人能背出圓周率後面幾十位的數字,不知是否用這樣的詩句來記誦的?
宋朝的王安石,曾經寫過一首謎語詩送給生活拮据的朋友:「弟中四人兩口大,一人立地三人坐。家中更有一兩口,任是凶年也好過。」解謎是個儉字,叫朋友節儉也。
像這樣的古代智慧,如今已沒有人應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