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4月26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我愛鄧麗君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4-2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鄧麗君 。 資料圖片

陳 莉

 作為生於1970年代初的人,鄧麗君的歌能夠成為我的兒歌,是得益於熱愛電子的父親。

 最初,我們家居住在單位提供給年輕夫婦結婚用的一大一小兩間屋子裡。後來,搬入兩大一小的屋子。這時,我進入了小學三年級,能夠成段成片地記住新奇、美好或者憂傷的事情了。那時候,我們還沒有「臥室」和「客廳」這樣的詞,每一個房間都是多功能的。我和妹妹的臥室,大約同時也是客廳。父母的臥室,大約也就是爸爸的工作間或書房。可是父親的東西太多了,從他和媽媽的臥室,到那間給哥哥做臥室的最小的屋子,都擺滿、塞滿了各種大大小小的零部件。他要玩收音機、電視機、音箱、唱機,以及其他各種各樣在當時侷促拮据的條件下能夠擁有的電子產品,而且是最新的電子產品。

 有一天,我放學回家,父母的臥室,我們家最敞亮的唯一朝南的房間,高朋滿座,父親叫我:「莉莉,來,唱首歌。」

 我當時扭捏了一下,胡亂唱了兩句,因為客人太多——其實大約也就是四五個和父親有著共同興趣愛好的朋友。父親有些嚴厲地呵責了一下:「好好地唱,大大方方的。」我只好撅了撅嘴,認真地唱了。

 唱完,父親在一個黑色的長條塑料盒子上(此刻,我才發現它)按下了一個鍵,然後又按了一個鍵,接著再按一個鍵,我的歌聲傳了出來。我「咦」了一下,說,「這是我剛才在唱歌。」

 父親的朋友們笑了。

 這是我們家的第一個錄音機,也是當時第一批上市的三洋飯盒式錄音機。

 接著,鄧麗君也來了。

 那時候,鄧麗君的歌還是翻錄的。那時候,時間還沒有進入1980年。

 我學會了鄧麗君的歌,並且在一次活動上演唱了鄧麗君的《我心愛的小馬車》。當我歡快地唱到「滴答滴、滴答滴、滴答滴答滴」的時候,同學們笑了。那時的兒歌是《讓我們蕩起雙槳》之類,不會帶有類似兒童撒嬌的口吻,大家還不習慣。

 大約1983年,我初中一年級的時候,有一天回家,看到家裡有三盒鄧麗君的原裝磁帶,非常精美地裹著一層塑料玻璃紙。我當時看了看,想要拆開,但又不敢,只好放回了抽屜。第二周回家,又翻出這三盒磁帶,還是原封未動,就問媽媽:「這磁帶我能聽聽嗎?」

 媽媽回答,「我15元一盒買回來的,太忙了,放在抽屜裡忘記了,你聽吧。」

 我仔細地拆開玻璃紙,拿出磁帶塞進錄音機,原版原聲的鄧麗君第一次傳了出來。我最喜歡其中一盒的第一首歌,《漫步人生路》,粵語的,我學會了。在我們秋遊的時候,我演唱了這首歌。但班主任不太喜歡,說聽不懂,不知道唱的是什麼。文娛委員解釋說,她一定要唱這首。

 初中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寢室開晚會,我帶了鄧麗君的磁帶和錄音機到寢室,室友們卻認為這是「靡靡之音」,聽得讓人打瞌睡。

 高中,我終於看到了鄧麗君《十億個掌聲》巡迴演唱會專輯錄像帶,從表姐那裡借的。

 我終於看到了「動」的鄧麗君。

 原來,不僅僅是她的聲音如同「空谷幽蘭」。她的人,也是那麼的閒雅端莊,和聲音一樣溫柔。她舉手投足間,充滿了魅力。她的手輕輕一揮,對觀眾說:「請您慢慢地欣賞。」——這幾秒,我總是不停地倒回去看,這是多麼富有教養的氣質風度呢。

 表姐對東西是不太愛惜的,我不停地倒帶欣賞著鄧麗君的舉止,她絲毫不阻攔。而妹妹是不允許我倒帶的,她在父親的熏陶下,養成了愛護磁帶的習慣。

 我不管不顧,每回看到鄧麗君迷人的言行,就倒回去再看一遍。我不僅僅被她的歌聲迷住了,還被她不凡的氣質迷住了。

 她多麼幽默啊,她和主持人的互動,令我大開眼界。她的玩笑適度,點到為止,既輕鬆活潑,又不失穩重雍容。

 鄧麗君的台風不再了。現在的歌星常常蹙眉聳肩擠眼淚的,沒有誰可以恢復她那樣的翩翩風采了。情歌,總是唱述私人私情的悲歡離合,愁腸百結,不可得又強求,哀怨,不甘心。然而她的台風非常開闊大氣,她甜美的聲音結合著落落大方的風度,一步一移,款款而行,令人著迷。

 我過去唱《漫步人生路》,缺乏自信,眼睛低垂著,沒有抬起來像鄧麗君一樣,望向觀眾,望向可以接受鄧麗君並且欣賞她的人,更不可能如她輕輕揮手發出邀請,說道:請大家慢慢地欣賞,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十億個掌聲》的開場歌就是《漫步人生路》,雍容華貴的鄧麗君從緩緩開啟的舞台中款款而出,令我欣賞到那遺落在舊上海,又被香港和台灣繼承了的中國女性的現代氣質。

 那時的電視,是民歌的天下。

 鄧麗君區別了當時大陸的嘹亮音色,很溫潤。在那個只有單一嘹亮亢奮音色的時代,這種柔軟的聲音帶來了衝擊心靈的強烈力量——原來,世界還有這樣的聲音。

 鄧麗君軟糯的聲音,是我們每個人內心底都需要的。

 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粘滯的時候,也許是不夠自信,也許是需要休息——人都會累的。誰可以一直保持那種嘹亮的音色、那種亢奮的情緒呢。恰恰相反,我們大部分的時候,需要靜,需要接受自己內心的纏綿並理解他人的纏綿,讓亢奮的心回落。而人的情緒本來就是豐富的,即使在我並未涉世的童年時代,也可以從《九月的故事》中,聽出憂傷和不捨;從《心事》中,學會「分享」和「分擔」的不同含義;從《阿里山的姑娘》中,獲得熱情洋溢的性格。

 那時候,愛鄧麗君是讓人惶恐的。那時候,在城市的宣傳欄上,鄧麗君的歌一首首列出來,是被稱為黃色歌曲的。然而,在我常常被父母呵斥扭捏的時候,看著鄧麗君,可以明白,有一種女性氣質,能夠如此雍容華貴、內斂溫婉又自信大方。

相關新聞
植根傳統 顛覆傳統 布魯克林騎士 (圖)
重現《伊狄帕斯王》 (圖)
敢觀舞台:魔幻寫實的田野研究新文本 (圖)
吳乙峰 人比紀錄片更重要 (圖)
影音館:《催眠潛凶》——腦內革命 (圖)
影評:《明天記得愛上我》結局經典 (圖)
二手好碟:《男與女》情愛物慾交纏 (圖)
百家廊:我愛鄧麗君 (圖)
琴台客聚:話說楊牧與周作人
翠袖乾坤:齊歌唱
古今談:蔣英、蔣介石、宋慶齡的恩怨情仇
杜亦有道:人生如戲
演藝蝶影:「最佳」得獎者
此山中:端午從揀米開始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