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家長應多陪同子女出席品德教育講座。資料圖片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
近年不少本地青年團體對現今中學生的價值觀念進行研究,發現其品格每況愈下,令人關注。結果反映,中學生崇尚物質生活,奉行拜金主義,追求高水平的生活素質,希望能在短時間內賺取最多金錢,不惜鋌而走險。在學校,他們也愛用急功近利的方法來取得佳績,如作弊偷看同學答案、抄襲功課等。到底有何因素導致中學生形成上述錯誤價值觀?有何建議可作有效糾正?下文將作探討。 ■謝嘉怡 香港道教聯合會青松中學高中通識科教師
議題探索: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按教育局課程指引)
主題1:自我了解
探討主題:個人在青少年期會面對哪些挑戰與機遇?
•有哪些流行而顯著的趨勢會對時下香港青少年構成挑戰和機遇?他們如何回應這些趨勢?
•對於青少年把握機遇和應付挑戰,如逆境或重大轉變,各項生活技能為何重要?為甚麼有些青少年易於掌握生活技能,但有些卻感困難?
•傳媒所傳遞的信息和價值觀,對青少年有甚麼影響?
主題2:人際關係
探討主題:哪些人際關係的因素,能幫助青少年反省和為過渡至成年階段作好準備?
•甚麼因素促使香港青少年參與社區事務?
新聞背景:近四成中學生認同「忠直終乞食」
香港律師會與香港理工大學在2011年進行一項有關青少年道德水平的調查,訪問523名學業成績和品德較佳的中學生,發現超過五成人認為道德水平有下降趨勢,三成九人認同「忠忠直直,終需乞食」,更有一成九人認為只要不傷天害理,可用任何方法賺錢,不理是否合法。結果反映,青少年看重功利主義,令人憂慮。
另外,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在去年12月發布一項有關中學生對品格教育態度的調查結果,訪問近500人,發現中學生對品德教育的反應冷淡,超過三成人說從未參加學校的品德教育,更有約五成人對品格教育能否提升個人品格的成效持半信半疑的態度。由此可見,提升中學生品德實在刻不容緩,各界必須多從他們感興趣的活動入手,進行教育,以培養正確價值觀。
概念鏈接:拜金主義 Money Worship
一種近代興起的價值觀,支持者提倡「金錢至上」,以金錢作為衡量一切事物(如成功、幸福、人生價值、人際關係、善惡是非等價值)的最高標準。但反對者批評,拜金主義者太強調金錢重要性,變得唯利是圖,面對許多事物只見到表面,看不到內涵。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