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金控.太平証券(香港)研究部主管 陳羨明
上月10日本欄為文,題為「製造業弱勢,5月PPI或續挫」,文中談及工業生產價格指數(PPI),並預計5月居民消費價格(CPI)將處於低區間內,通脹環比不存在明顯的壓力,貨幣政策仍然中性。
國家統計局及相關部門上周六、日相繼公佈5月多項主要經濟數據,大部分均低於市場預期。其中5月份CPI及PPI按年升幅均出乎市場意料之外下行;固定資產投資、工業增加值、進出口等數據均遜預期。
數據顯示,5月CPI按年上漲2.1%,低於市場預期2.5%和上月的2.4%;而PPI按年跌幅擴大至2.9%,為去年9月來最低,同樣低於市場之前估計。這說明,之前市場仍然過於樂觀。
數據反映出,CPI和PPI走勢持續背馳。5月份CPI升幅依然溫和,守在3.5%的政府目標以內。PPI繼續下滑,原因之一是其中部分行業的產能過剩,特別是鋼鐵、水泥和建築機械等建築領域的行業。例如5月份鋼材價格較上年同期下滑了5.9%,但中國鋼材產量則較上年同期增長11.3%,反映在產出價格下降的情況下,盈利能力將持續惡化,但是產能過剩並沒有促成企業減產。背後原因是大型企業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仍能夠取得條件較為優厚的資金。與此相對應的是,中小企業難以獲得貸款。
出口方面,與4月份14.7%的增幅形成鮮明對比,5月份僅較上年同期增長1%。與前幾個月數據一樣,4月份的出口數據被普遍認為水分較大,因為部分企業利用虛報發貨量的方式獲得稅收減免,並用這種方法把更多外匯帶入國內以賺取人民幣升值收益。5月份出口大幅下滑表明,政府已加強對出口數據採集的監管取得成效,相對真實的數據反映出中國的外部需求遠不及此前數據所顯示的水準。預計6月份出口增長將仍然回歸個位數。原因是:一、前幾個月出口虛增的因素仍然存在;二、去年基數偏高;三、人民幣升值因素顯現;四、外圍經濟仍不樂觀。
大部分數據低於預期,顯示中國內地有可能面臨通縮壓力,受此影響,市場紛紛下調了對中國內地的經濟預測。此外,市場有意見認為,央行會減息或降準。
對此,雖然數據普遍低於市場預期,但在我們預期之內。我們一直強調,新一屆政府重視經濟的質量而不是速度。我們認為,目前的經濟復甦狀況不僅僅是周期性現象的結果,而是在政府調結構下,更大程度上反映了過去幾年內地經濟積累的結構性失衡,例如很多行業投資效率低下,產能過剩等。面對以往遺留下來的結構性問題,具針對性的財政政策、公開市場操作及銀行信貸引導相較減息或降準,可發揮更好的作用。■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