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新界東北新發展區的推展進程早在1998年已經展開,其間曾因需求增長放緩而暫時擱置,至2007年重新啟動,並進行過3個階段的公眾諮詢。政府在去年最後一次公眾諮詢時,曾傾向「傳統新市鎮發展模式」,並將公私營房屋比例訂為43%比57%,預計提供53,800個住宅單位,可容納15萬人。
政府早在1998年的《新界東北規劃及發展研究》,已選定古洞北、粉嶺北及坪輋/打鼓嶺作為新發展區,但由於人口及房屋需求增長速度放緩,政府於2003年暫時擱置。期後於2007年10月,時任行政長官曾蔭權宣布列入十項重大基建工程之一,籌建新發展區。
採傳統新市鎮模式
政府於2008年為新界東北新發展區進行為期30個月的研究,並於2009年進行首階段公眾諮詢,了解公眾對新發展區的願景和期望。當時政府計劃投資約200億元,興建約4.6萬個單位,當中私樓比例達60%。當局至去年改為斥資400億元,採用「傳統新市鎮發展模式」,住宅單位數目由原來的45,800個增至53,800個,預計可容納人口達15萬。
而因汲取發展天水圍新市鎮的經驗,當局早前曾將公私營房屋比例,訂為43%比57%,以平衡社區結構。當時公布的公共租住房屋的數量達23,100個,會於2022年至2029年間陸續落成,其中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的公共租住房屋,最早可在2022年起入伙。
坪輋打鼓嶺成環保園
當局早前亦稱,會在2018年至2027年間,陸續完成在古洞北及粉嶺北的私人住宅用地的土地平整工程。而坪輋/打鼓嶺新發展區的私人住宅用地的土地平整工程,亦預計會在2026年至2028年間完成。而由於坪輋/打鼓嶺新發展區鄰近深圳市及蓮塘/香園圍邊境口岸,區內面積達36公頃的「特殊工業區」會用作發展環保及物流業等高增值和無污染特殊工業。區內連同其他行業將會提供約10,700個新職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