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梁悅琴)政府今日將公布「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規劃及工程研究」結果,琣a主席李兆基昨指出,新界農地雖多,適合「規劃」、「環保」、「交通」、「渠務」等為數不多,如想發展新界土地,是要多方面配合,大力推動,長期工作,方能發展成事,他認為用公私營合作發展方式較合理。
四叔指出,新界農地有多種,有些「補價後變屋地」,可建8倍(即一呎可建8呎),有些不足一倍,所以有纗A地只係每呎估計市值100元至200元。另外有些農地,每呎估計市值1,000元至2,000元,如他私人捐地畀政府,就是可建倍數高的地皮。
加快發展滿足需求
他舉例指,有一幅土地,在新界東北,初初係芝麻式、零零散散的地段,經過多年工作、艱辛努力,才能變成一整幅,「生地」變成「熟地」。該地曾經於2005年向城規會申請建屋,建48棟高30層大廈,約有公私營住宅1.4萬伙,但因政府當時認為規劃未成熟,不批准。因此,有些情況,不是「有地不起樓」,而是想起也不一定批。即如南生圍20年都建不成,就是另一個例證。
因此,政府要發展新界東北,他認為,公私營合作是好合理,發展商花多年心血去將「生地變熟地」,「農地變屋地」,是相當辛苦。公私營合作也可加快發展,滿足市民住屋需求。即如他上述該幅地,現規劃將會成熟,屆時一經補地價,即可開工興建,好快就可供應市民,滿足住屋需求。
舊樓重建多方有利
他又稱,痚穧a產集團收購舊樓重建,有地盤40個,可建樓面約300萬呎,拆舊樓約有5,000伙,可建住宅約7,000伙,不少於市建局重建數量,等於多一間市建局。舊樓重建對社會好有用,可美觀市容,可免太多違例僭建,可免因設施陳舊,引致災禍頻生。這些物業達50年樓齡,已很殘舊,近乎危樓,若不及早拆建,不堪設想,琣a以合理價錢收購,大部分較舊樓價格高出一倍,足夠業主另覓新居,令市民能安居樂業,對政府、對市民均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