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少女 (白衣) 涉網上援交被檢控。資料圖片
不法之徒藉假招聘廣告犯法,即使隱藏網絡世界仍難逃法網。警方表示,大部分針對現實世界的現行法例,均適用於互聯網世界,因此任何人士為「不道德目的而唆使他人」或「遊蕩而目的在於為不道德目的而唆使他人」,即屬犯法,兼一經定罪,當事人可被判處罰款1萬元及監禁6個月。當局提醒市民對於聲稱能賺快錢但毋須技能的職位應加倍小心。
現實法例適用於虛擬世界
警方發言人回應本報查詢時表示,根據本港現行法例,大部分針對現實世界用來防止罪行的法例,均適用於互聯網世界,然而要判斷某種行為涉及何種罪行,不宜一概而論,須因應每宗案件的個別情況而定。
但話雖如此,發言人指出,根據香港法例第二百章《刑事罪行條例》第一百四十七條「為不道德目的而唆使他人」,任何人在公眾地方或在公眾可見的情況下,為「不道德目的而唆使他人」或「遊蕩而目的在於為不道德目的而唆使他人」,即屬犯罪;並且一經定罪,當事人可被判處罰款港幣1萬元及監禁6個月。
現在正值暑假,是學生搵暑期工的活躍期,不法之徒更加有機可乘。警方發言人認為,求職騙案的騙徒主要針對求職心切的求職者而行騙,招聘他人從事「不需高學歷但又有可觀收入」的工作,誘使受害人墮入騙徒的圈套,故再次呼籲有意求職的青年,對於聲稱能賺快錢的途徑,不需任何技能但報酬異常優厚的職位,應加倍小心。
智能手機交友增執法難度
發言人強調,互聯網覆蓋層面廣且隱匿性高,求職者切勿在網上公開個人資料和輕易相信網上的招聘廣告或留言,應徵前應先了解公司背景、業務、工作性質及地點等,如求職者對面試或工作的環境有懷疑,切勿出席。
據警方數字顯示,透過網上認識再強姦或控制他人援交賣淫的個案,單是去年在西九龍區已有8宗。警方認為,由於智能手機交友程式使用日趨普遍,騙徒可利用製造假身份騙取少女的信任,增加當局的執法難度,因此呼籲青少年小心提防,更不應從事任何非法活動。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