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對國家和香港的貢獻
蒯轍元
原國務院總理朱鎔基的《朱鎔基上海講話實錄》出版,書中記錄了朱鎔基主政上海時兩次會見和請教年僅30多歲的梁振英,這揭示梁振英從青年時代就是一個有著執著追求和不懈地為國家和香港貢獻智慧才能的棟樑之才。他關愛香港,情繫祖國,將自己和香港未來的命運、同祖國的改革開放緊緊聯繫在一起。梁振英從擔任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長,到擔任香港特區籌備委員會副主任,再到擔任行政會議召集人,以及擔任行政長官一年多以來,對國家和香港的貢獻有目共睹。中央和廣大港人都相信,以梁振英的履歷、貢獻、承擔、智慧和高尚堅毅的品格,一定能帶領廣大港人克服前進道路中的艱難險阻,相約未來共創明天。
《朱鎔基上海講話實錄》收錄了朱鎔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主政上海時期的往事,其間敘述了曾兩度問計於年僅30多歲的梁振英。當時已年過六旬的朱鎔基就上海發展中遇到的土地、住房等問題虛心請教梁振英,並詢問香港在這些領域的相關經驗。梁振英皆提供了寶貴意見,受到朱鎔基的重視和採納。梁振英對國家土地使用權有償出讓、有償轉讓,以及市場經濟的探索,作出了重要貢獻。2011年,為紀念中國房地產業20年,新浪網等推出中國房地產20年20人評選投票活動,梁振英成為候選人之一,這是對梁振英多年來為中國房地產事業發展所作貢獻的肯定。
梁建議成為《中英聯合聲明》附件三主要內容
在中英談判期間,有一件大事,英國政府於1997 年6 月30 日撤出香港,全新界的房地產年期問題必須兩國政府共同解決。中央政府找上梁振英和陳子鈞大律師飛北京和港澳辦開會。回港後,梁振英剛巧搬家,新居傢俬未到,梁振英就坐在地上將幾千字的意見書寫好,交給新華分社轉港澳辦。梁振英的建議幾個月後成為《中英聯合聲明》附件三的主要內容,梁振英當時29歲。
梁對基本法制訂和香港順利回歸有傑出貢獻
在香港回歸祖國的進程中,梁振英活躍的身影參與其中。1985年,香港基本法起草工作開始後,梁振英出任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委員;1988年,他擔任基本法諮詢委員會秘書長,當時年僅34歲。作為諮詢委員會委員和秘書長,梁振英收集了大量港人的意見和建議,為基本法的順利起草作出了貢獻。香港回歸16年來,基本法確保了香港社會經濟順利發展,確保了香港的繁榮穩定,梁振英功不可沒。
1993年7月2日,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委會預委會宣告成立。梁振英擔任了預委會政務小組港方組長。 在預委會上,他率先提出研究關於第一屆立法會具體產生辦法的建議,提交大會討論。預委會政務小組兩年多來為香港回歸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在終審法院、公務員留用及法律適用性等問題上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使之得以解決。1996年,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委會成立,42歲的梁振英出任籌委會副主任。香港回歸後,45歲的他擔任特區行政會議召集人。這些履歷表明梁振英對《基本法》的制訂、香港的平穩過渡、順利回歸有傑出貢獻。
施政成績有目可睹 管治水平不斷提高
自2012年7月1日梁振英履新第四屆香港特區行政長官以來,新一屆特區政府即面對「逆境波」,但憑藉「穩中求變、務實為民」的理念,梁振英表現出了為香港敢於承擔、勇挑重擔的高度責任感,又顯示出恪盡職守、任勞任怨、忍辱負重、廉潔奉公、甘於奉獻的崇高品格。過去一年,梁振英和新一屆政府的問責團隊在廣大公務員的支持下,切實回應市民的所想所需,在面臨種種困難的情況下,施政成績有目可睹,管治水平不斷提高。
今年以來,反對派組織「佔中」行動,計劃通過公開的、大規模的非法集結,造成令中環癱瘓的後果,嚴重破壞法治和社會秩序。在「佔中」行動由醞釀期進入組織裝備期,香港面臨大規模的違法行動時,梁振英堅定宣示,對於任何犯法行為政府不會姑息,這有利增強香港市民和國際投資者對特區政府和香港法庭維護香港法治的信心。
梁少有逸樂 夙夜在公 勤勉工作
社會各界都知道香港面臨三大挑戰:競爭優勢弱化,深層次矛盾顯現,2017年特首普選來臨。中央視迎接這三大挑戰為未來幾年治國理政和「一國兩制」發展史上關鍵和重要的任務。而支持梁振英依法施政就是支持中央,只有愛國愛港陣營和建制派全力支持梁振英,才能重拾香港競爭優勢,解決香港迫在眉睫的一系列深層次矛盾。
梁振英的人生道路少有逸樂,他對國家和香港社會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堅持不懈努力向歷史、向國家和港人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古人說,厚積而薄發,正因為有了長期愛國愛港經歷的淬煉,所以梁振英在香港極其惡劣的政治生態下勝選特首以來,臨危不亂,逢大事有靜氣,魄力內斂而處事果斷,有原則而又講究政治技巧。反對派「攻梁」、「倒梁」目的是要拖垮新一屆特區政府,損害的是香港的整體利益。社會各界應給予梁振英更多的支持,即使批評也應「是其是,非其非」,目的是使特區政府避免失誤,做得更好,克服前進道路中的艱難險阻,相約未來共創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