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化視野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製陶工藝的薪火相傳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8-2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高峰小徒弟葉路在進行拉坯示範

愛陶人為復興中華陶藝努力

 如果說,在現代化的商場裡見到唐宋風格的陶瓷作品還算不上一次夠酷的體驗,那麼近距離地看一場製陶秀夠酷了吧?如果兩者結合,讓你一次性看全是不是就更酷了呢?日前鑽石山的荷里活廣場裡就有這樣一場動靜結合的展示,不僅可以看到著名陶瓷藝術家高峰師徒的陶瓷作品及即場演示快將失傳的傳統製陶工藝,還可以一邊欣賞一邊聽著優雅的古箏樂曲。製陶工藝的式微讓愛陶人倍感失落,他們正為復興中華陶藝而努力。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趙僖 圖片:趙僖

志蓮淨苑因有感於陶瓷是中華古老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廣東省東莞市茶山鎮創辦了以龍泉窯為範本的陶瓷工作室,並邀請陶藝大師高峰先生在此傳授傳統製陶工藝。收徒傳藝五年,徒弟們就快出師自立門戶。志蓮淨苑聯合茶山窯給三位弟子搭造了一個展示平台——《茶山窯之春-薪火相傳-高峰師徒陶瓷作品展》作為三弟子的畢業禮。20件茶山窯首批製成品正式向大眾展示。

 製陶表演從小徒弟葉路的揉泥、拉坯示範開始。首先,葉路拿起一塊內涵硃砂胎的白泥不停大力揉捏,像個廚房做麵食的大師傅。經過反覆揉捏以後泥塊變得細膩、易於塑型。揉好了泥,葉路將泥團放置在製陶的轉盤中央,開始「拉坯」。泥柱在葉路手中忽高忽低,變化多端。不一會四件作品成型:宋式小碗、花頭碗、長口碗和直桶瓶。

 大弟子周水淼為大家展示了修坯中難得一見的跳刀技巧。在他把陶器放在轉盤上後,就再難看清他的手上動作。只見,轉輪上飛出一片片的泥屑。當轉盤最終停下,陶器表層就出現了「雨線」般的紋樣。最後,二弟子馮立亞展示了用拐頭刀在小碗上刻蓮花。馮立亞又被人稱作馮蓮花。因為他的拿手絕活就是做蓮花缽。馮立亞刻的花美,是因為心中的花更美。

 高峰先生說,平時學徒都在安靜優雅的環境中工作,但今天面對那麼多的觀眾難免有些緊張,所以不苟言笑。整個演示過程伴著古箏彈奏和高老師風趣的解說,引來觀眾的掌聲與笑聲。

做陶愛心最重要

 高峰先生愛自稱為陶工,而非陶瓷藝術家。他極為重視陶瓷的實用性。他說,陶器是日常生活用品,在美觀之前還應拿著舒服,用得方便又安全。怎麼樣才能做出這樣的陶器呢?換言之,要成為一個好陶工的首要條件是甚麼呢?高先生認為是要有愛心。當得到這樣一個答案的時候,記者們笑了,高先生的徒弟們也笑了。大家原是期待一個技術性的回答,沒想到答案卻那麼匪夷所思。高先生說在20歲的時候他見到一對製陶師徒,他們一天就做好了近千隻碗。這些碗是人們吃飯的工具。如果不是徹底地愛你的顧客,就沒有辦法做出完美的碗,也沒有辦法以此維生。因此,有愛心成為了高峰先生收徒的首要條件。

製陶怡情

 大徒弟周水淼曾經學的是電腦美術。那時的他調皮愛搗蛋。只有在陶藝課上才能安靜下來。到高老師門下學了五年製陶,愈發成長為一個成熟穩重的人。即便在周邊觀眾浮躁不安的時候,他依然會認真檢查陶器在乾燥過程中是否變形然後才開始修坯。頑皮小子怎麼會有如此巨大的轉變?周水淼說是師傅教會了他做人做事要從容。高先生總愛慢悠悠地說,著急趕著去做甚麼呢?趕著去更加地著急嗎?

 高峰先生對待徒弟不像是學校裡的老師,更像是父親。在他看來調皮的孩子能說善道且有想法。只因為涉世未深才不懂事。長時間的交流和細心的引導必能使之成器。寵著弟子的高先生哪怕見到徒弟的微小進步也會及時表揚。批評前卻一再三思,要挑選合適的時機和恰當的方式。十年磨一劍,徒弟們是高先生精心打磨的寶劍。

復興中華陶藝

 在採訪過程中,高先生及徒弟屢次談及傳統製陶技藝失傳和陶製器皿不再流行的話題。中國陶瓷世界聞名,然而隨著工業化時代的降臨陶瓷在講求速度,效率的現代社會裡逐漸退流行。如今塑料、玻璃、不銹鋼取代了陶器走進千家萬戶。先進設備在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也帶走了陶器的靈動自然。陶器的式微不但讓陶工們深感惋惜,也讓愛陶人倍感失落。高峰先生希望通過收徒授業來傳承傳統製陶技藝,復興中華陶藝。徒弟們更表示,盼著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像師傅一樣親身授業,讓已有五千年歷史的製陶技藝再傳一萬年。

相關新聞
製陶工藝的薪火相傳 (2013-08-21) (圖)
中國知青博物館悄然興起:致歷史紛擾中逝去的青春 (2013-08-21) (圖)
中國民謠 春天未到花香已至 (2013-08-21) (圖)
法國人眼中的中國藝術旅程 (2013-08-17) (圖)
走東走西:性愛大師遺愛人間 (2013-08-17) (圖)
詩歌在旅途 莫言對話阿多尼斯 (2013-08-17) (圖)
阮兆輝經典重溫 (2013-08-10) (圖)
劉成當選中國書法十大年度人物 (2013-08-10)
走東走西:不老傳說 (2013-08-10) (圖)
紳士文化是香港的氣質 論眾人之事不宜帶粗口 (2013-08-10) (圖)
認「清」設計 從生活上開啟孩子的創意空間 (2013-08-07) (圖)
山高水長寫丹青:旅法中國山水畫家范一夫 (2013-08-07) (圖)
中國原創動漫佳作即將走進草原視野 (2013-08-07)
毛俊輝再度任港台文化合作召集人 (2013-08-07) (圖)
亂風中的「歪桃」風箏 (2013-08-03) (圖)
「歪桃」風箏起飛 (2013-08-03) (圖)
藝術與新媒體 (2013-08-03)
實景劇《文成公主》正式公演 (2013-08-03)
走東走西:美國夢破碎 (2013-08-03) (圖)
換衣服 換身份 換角度 (2013-07-3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化視野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