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3年8月22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西座內望:反對派是林慧思事件的最大輸家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8-22]     我要評論

郭中行 資深評論員

 林慧思粗口辱警事件仍然未見平息跡象,原因並非如反對派所言有人在政治打壓,而是反對派不斷扭曲是非激化事件,而林慧思本人也是不甘寂寞,屢屢挑釁民意。就如在日前特首梁振英出席觀塘地區論壇時,林慧思雖然沒有出席,但卻在facebook上鼓動憤青去搗亂,甚至說黃洋達的「熱血公民」為她出了一口氣云云。這說明林慧思對於事件一點歉意及反省都沒有,她發表的所謂道歉聲明不過是為了敷衍學校家長,以保住手上教席而已,並非真心悔過。她從來不認為粗言辱警有問題,才會一而再地挑起事端。因此,反對派請不要說外界咬住林慧思不放,如果她真的希望事件告一段落,就應該站出來真誠向當日受辱警員、向全港市民道歉,而不是發出一紙聲明然後繼續挑動憤青去狙擊這批判那。

林慧思事件的蝴蝶效應

 這次林慧思辱警表面只是一宗個別事件,但所引發的蝴蝶效應,民意反彈卻是超出外界預期。反對派以為發動一切力量可以顛倒黑白,將林慧思捧成「典範」、「偉人」,鼓舞憤青「造反有理」,但卻不知道此舉卻引發中間民意的反感,反對派盲目撐林可說是得不償失。

 一是得罪了全港的警務人員及其家屬。林慧思事件本質上是一件有預謀的辱警事件,就算當日警員處理得如何滴水不漏,林慧思一伙都會找到理由發難,多部攝錄機照樣會拍攝整個辱警過程。毫無疑問,這是對警員的嚴重人身攻擊,對警權的嚴重衝擊。因此,事後兩個警察工會立即發聲明譴責,多名退休警員,當中更包括警司級的警員出來捍衛警隊尊嚴。這些人士和組織過去都不會輕易發聲,為什麼這次卻走出來大聲疾呼,正是因為林慧思已經觸碰到他們的底線。

 然而,反對派卻因為政治的原因,對於林慧思的辱警行為沒有一句批評,反而將事件上綱上線地指警方不公正執法,甚至誣衊警方變成政治工具,製造警民對立;在網絡中大批反對派支持者以改圖等方式抹黑警隊;《蘋果日報》等反對派喉舌沒日沒夜的攻訐抹黑;公民黨的毛孟靜甚至去信保安局要恐嚇警員收聲。反對派的行徑不但扭曲了是非,更嚴重損害了警隊的尊嚴和士氣。事後不少警員的家屬打電話到電台烽煙節目痛批其行徑,說明反對派已經失去了大批警員及其家屬的支持。試想香港有3萬名警員,加上其家屬隨時超過10萬人,而其他紀律部隊眼見反對派攻擊警隊的行徑都會看不過眼,結果令反對派流失大量紀律部隊及其家屬的票源。

一失警隊二失中產

 二是得失了家長和廣大的中產人士。香港的家長和中產最重視子女的教育,尤其是注重教師質素。林慧思身為小學教師,竟然在大庭廣眾之下以極低俗、極端侮辱性的粗口去指罵警員,事後有關片段在電視上、網絡上廣泛流傳,已經對學子造成極壞的影響,家長也擔心子女以為當眾說粗口並沒有什麼大不了。但反對派對於這種現象不但沒有批評,反而認為「不算粗俗」,是「仗義執言,教師典範」,這種罔顧社會道德底線的說法自然引起中產人士的反感。市民都認為政見可以不合,但對於社會的核心價值,道德標準卻必須緊守,不能因為政治而不講道德,但現在反對派對林慧思的辯護,卻暴露他們政治掛帥的一面,沒有了對錯是非。只要是反對派的同路人,講粗口都是正義的,這教廣大市民和家長情何以堪?

 一直以來,中產專業人士是反對派主要票源,但在林慧思事件上,反對派的表現卻與中產人士的立場南轅北轍,甚至連作為教師專業組織的教協,也沒有批評有關的粗鄙行為,更不要說身為教育人員專業操守議會主席的韓連山,更第一時間出來舉橫額支持林慧思,完全置教育專業、置教師形象於不顧,這些行為都是在挑戰中產的底線,就是基層市民都不可能接受這種偏激、粗鄙的教師,反對派死撐林慧思等於是將自己推向市民的對立面。儘管在網絡上裝出氣勢凌人的樣子,在《蘋果日報》上每日都是大堆撐林慧思的文章,但只要仔細分析,這次事件肯定打擊了反對派的基本票源,而且在將來一段時間,也要被迫「揹」上林慧思這件包袱。隨著各中小學開學,林慧思事件隨時再次發酵,反對派將面對長時間的民意消耗,成為了最大輸家。

相關新聞
來論:李怡歪曲歷史 混淆「本土意識」與「分離意識」 (2013-08-22)
廿四味:與反對派「聯合執政」的後果是什麼? (2013-08-22)
惠言貞音:老師罵娘辱警豈能不了了之 (2013-08-22)
興建垃圾焚化爐刻不容緩 (2013-08-22)
兩地聯手促進民生融合 (2013-08-22)
西座內望:反對派是林慧思事件的最大輸家 (2013-08-22)
來論:「普選萬能論」之荒謬 (2013-08-21)
廿四味:「港獨」分子搞暴力衝擊竟要警隊道歉? (2013-08-21)
管見集:《蘋果》頭版頭條為facebook賣廣告說明什麼? (2013-08-21)
奧巴馬外交四處碰壁 (2013-08-21)
東張西望:三大問題纏繞 安倍右傾化舉步維艱 (2013-08-21)
做中國新型城鎮化的積極踐行者 (2013-08-21)
來論:梁振英致力落實港人上樓夢和置業夢 (2013-08-20)
廿四味:《蘋果》利用菲律賓人質慘劇反梁 手法低莊 (2013-08-20)
明刀明槍:誰在撕裂香港? 反對派賊喊捉賊 (2013-08-20)
志強時評:從「華語大片」看兩岸三地融合優勢 (2013-08-20)
自留地:颱風季節的縈思 (2013-08-20)
政經多面體:企業勞動力過剩 美國失業率難下 (2013-08-20)
朱鎔基問計 凸顯梁振英貢獻與治港能力 (2013-08-19) (圖)
廿四味:「港獨」組織近來為何越趨高調囂張? (2013-08-1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