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雞頭米。 網上圖片
青 絲
南方多池塘水澤,菱、藕、葦葉之外,芡實也是常見的水生植物。春暖時節,深埋於污泥底下,被冷落了一冬的芡實種子就開始發芽生葉,形如圓荷,貼浮於水面。到了夏天,莖端會開出紫紅色的花來,又漸漸收結成一個刺球,內裡孕育著數十枚種實。至初秋,美景會被延續到餐桌上。收穫的芡仁既可充口實,又可入藥,江南人家多呼之為「雞頭米」。
「雞頭米」一名,緣於芡實頂端的殼柄,形如雞喙,從側面看,與雞頭頗為相似,從中剝出的芡仁,仿若蓮米,故以得名。明人文震亨《長物誌.蔬果》曰:「芡花晝合宵展,至秋作房如雞頭,實藏其中,故俗名雞豆,有粳糯二種。有大如小龍眼者,味最佳,食之益人。若剝肉和糖搗為糕糜,真味盡失。」雞頭米糖糕我也嘗過,吃起來香口而有嚼勁,味道不錯,文震亨說「真味盡失」是挑飭過苛了。
古人對小而渾圓、四面玲瓏的雞頭米,生發過很多聯想。陸游詩曰:「平生憂患苦縈纏,菱刺磨成芡實圓。」古儒者強調身恆方正,若物有圭角,陸游借雞頭米的渾圓,自喻生平所受的苦難挫折極多,就像菱角被磨成了芡實,再無稜角鋒芒。還有狎褻之人,由柔嫩的雞頭米聯想到女子溫香軟膩的胸乳,故在古典情色小說裡面,「新剝雞頭」是隱晦而又形象的身體描寫,常令讀者心猿意馬,意蕩神馳。
剛採下來的新鮮雞頭米,滋味遠勝於乾品,產地人多加上芹菜、辣椒一起清炒,是很清爽的時鮮小蔬。或者用來炒蝦仁,登盤時,一粒粒雞頭米燦若明珠,與通紅的蝦仁相襯,色彩搭配相當生動,味道也是清雅可口。唐魯孫的《酸甜苦辣鹹》裡記述,舊時北京的一些知名飯莊,每到夏天就把剛結籽成粒、尚未完全收漿的鮮嫩雞頭米,合著鮮藕、鮮蓮、鮮菱等多種果仁,用荷葉盛著,下面鋪墊冰塊冰鎮,做成「什錦冰碗」,供達官貴胄們作為下酒的冷盤,消夏卻暑。
古醫家認為,芡花是向陽而開,故子實性暖,有固腎益精、溫脾助氣的功效,雞頭米也因此與淮山、蓮子、茯苓一道被稱為「中藥四臣」,但凡補中益氣的方子,都少不了它的輔佐。《紅樓夢》裡,寶玉看望探春,就贈送芡實給她滋補身體。而在民間,雞頭米也是應用很廣的滋養食材,人們煲湯時,常會添加少許,既調和平衡食性,又另有一種粉糯柔滑的味道。或用雞頭米加冰糖煮成糖水,也是極為佳妙的甜品。
另將雞頭米磨成粉,就是簡便速食的芡酪。吃的時候,先用溫水調成糊狀,再用沸水一沖,灑上桂花乾,就是一碗美味滋潤的芡酪了。清人施石友極好此味,曾作有長詩詠之:「吾鄉六月雞頭肥,青葉田田滿沙觜」,「誰傳方法自廚娘,作糜乃與防風比」,「琉璃碗盛白玉光,和以蜜味甘冰齒」,是效仿北宋歐陽修作《初食雞頭》詩,極力盛讚芡酪的美味。讀詩時,你完全可以想像,冬日夜晚,讀書至闌,外面天寒地凍,沖一碗滾熱的芡酪手捧而食,那種塵世的溫暖,就像一位解語的紅袖正在用脈脈溫情熨貼著你的心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