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0月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熊希齡的《滿江紅》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10-0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熊希齡故居。 網上圖片

安立志

 晚餐後,我們一行從張家界趕往鳳凰古城。經過6個小時的長途顛簸,夜半時分到達鳳凰。許多人來鳳凰,往往是為飽覽沈從文先生故鄉的邊城風光。其實,在沈先生蜚聲文壇之前,鳳凰縣的真正精英卻是熊希齡,他從這個偏僻小城,走上了政治舞台,成為近代中國的風雲人物。

 翌日早晨進城,沿著沱江右岸,參觀的第一個景點,就是熊希齡故居。熊希齡故居位於文星街。故居為木瓦結構的四合院,現存房屋4間基本保持原貌,環境幽靜安謐,建築古老質樸,極富苗族情調。故居正門有一幅楹聯:「一生赤誠愛國盼中華振興,半世慈善辦學為民族育才」,寫出了熊希齡跌宕一生的抱負與業跡。

 熊希齡(1870-1937),字秉三,鳳凰縣人。熊希齡天資聰慧,15歲中秀才,22歲中舉人,25歲中進士,後點翰林,被譽為「湖南神童」、「熊鳳凰」。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熊希齡助湖南巡撫陳寶箴推行新政,並創辦了湖南最早的報紙《湘報》。翌年,熊希齡應光緒皇帝徵召,赴京參與戊戌維新,因突發痢疾,返回衡陽治病。正值其養病期間,慈禧太后發動政變,維新六君子慘死於北京菜市口。熊希齡後來回憶說:「向非一病,當與六君子同命,成七賢矣。」(《師伏堂未刊日記》)已被革職、「永不敘用」的熊希齡,後經端方援引,充任晚清出洋考察憲政五大臣參贊。民國後,熊希齡躋身政界,曾任中華民國第一任民選總理。因不滿袁世凱獨裁統治,熊希齡先後辭去財政總長及國務總理之職。民國九年(1920),創辦香山慈幼院,以收養、教育受災的流浪貧苦兒童為己任,走上濟民救亡之路,直到1937年病逝。  

 熊希齡故居正房正面牆上掛著熊希齡先生的遺像,面容莊重而慈祥。桌上安放著他的半身銅像。左側牆上有兩幅鏡框,一幅是「毛澤東評價熊希齡」:「一個人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是不會忘記他的,熊希齡是做過許多好事的。」另一幅是「周恩來談熊希齡」:「熊希齡是袁世凱時代第一流人才,是內閣總理……」

 右側牆上掛著一幅熊希齡先生的詩詞手跡。因我一向對舊體詩詞有興趣,故而取出相機拍照留作資料。這則手跡是一闋《滿江紅詞》:

 錦繡山河,亙千里,晚霞明滅。悲不盡,群兒嬉戲,火焚安宅。棟析榱崩僑亦壓,覆巢碎卵何消說。算只憑鐵血是英雄,俾斯麥。

 誰袖手,甘奔北?誰屈膝,甘為賊?有男兒幾個,懦夫千百。廉頗猶能誇健飯,馬援不惜裹屍革。看紛紛紅雨滴蒼苔,萇弘血。

 詞前有小序:「香山紅葉,昔日遇之,欣賞不已,今則情隨境變,哀樂懸殊矣。賦此以警諸生。」落款是「辛未重九後三日熊希齡。」這闋《滿江紅》創作於1931年10月22日,此時距「九一八事變」不久。熊希齡登上北京香山,遙望東三省,「國難亟矣,內訌不息,外侮紛來,暴日恣睢,國將不國」,滿腔悲憤,化作此詞。詞中提到四個中外人物,廉頗,戰國末期趙國的名將,因勇猛果敢而聞名於諸侯各國。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有:「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馬援,東漢開國功臣之一。「馬革裹屍」語出《後漢書.馬援列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熊希齡引此二人,當為先生之自況。奧托.馮.俾斯麥,普魯士宰相兼外交大臣,向被稱為「鐵血宰相」,曾擊敗法奧,統一德國。萇弘是東周末期三家分晉時人。相傳,因萇弘死得悲壯、死得冤屈,其血三年化為碧玉。後人遂用「萇弘化碧」、「碧血」等形容剛直忠正,為國捐軀而蒙冤抱屈之士。這首詞頗有岳飛《滿江紅》的悲壯長嘯之慨,體現了中華民族近代以來,百折不撓,抵禦外侮的不屈意志與沖天氣概。

 熊希齡利用自己在社會各界的廣泛影響,迅即展開抗日救亡活動。當年12月20日,組織成立中華民國國難救濟會,發表主張抗戰之宣言。(《熊希齡集》,2008年版,P.2054。以下只注版期及頁碼)12月27日,他致電張學良、閻錫山、馮玉祥等將領,請他們統兵抗日,共赴國難,「願諸公立賦同仇,聯集戰線,正當自衛,拚死抗爭,以護我疆土,以保我民族人格。」(2008年版,P.2056)

 1932年10月15日,熊希齡作出了毀家紓難的空前義舉。他邀請在京親友集會,決定捐獻全部家產,用於抗戰救亡與慈善事業。這筆捐贈計大洋275,200餘元,白銀6.2萬O,這是熊希齡從清末到民初任職25年來的全部積蓄。(《熊希齡集》,1996年版,P.644)這宗捐獻,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在現在,都是一筆巨資。

 在查閱熊希齡先生的資料時,發現熊先生多次運用《滿江紅》詞牌抒發情懷。1933年,日寇開始侵犯我長城一線。4月20日,古北口失守後,我軍堅守南天門。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熊希齡先生不顧個人安危冒險趕往石匣鎮前沿,慰問抗日將士,揮筆題詞,謳歌抗日英雄,鼓舞官兵鬥志,也是一闋《滿江紅》:

 石匣天門,潮河岸,峻崖高瀑。觀壁上,雷霆舞擊,鷹鸇飛逐,馬革裹屍芹菜嶺,刀鋒沖血南香谷。幸三湘子弟擻精神,光民族。

 期必進,誰能縮?期必死,誰能辱?看老羆當道,指揮牙纛。玉璧摧摟驚大敵,澠池奮翼支殘局。聽謳歌,吾楚有英雄,心誠服。(2008年版,P.2120)

 詞前小序稱:「癸丑長城戰事,以南天門為最烈,填滿江紅詞贈黃傑將軍。」黃傑(1902-1995),字達雲,湖南省長沙縣人。因黃傑為該部指揮官,故詞中有「三湘弟子」、「楚有英雄」之語。黃傑1933年率第2師北上抗日,參加了著名的長城抗戰,與進犯日軍激戰5晝夜,傷亡官兵3,000多人。1935年7月,黃傑因戰功被國民政府授予青天白日勳章。詞中的芹菜嶺、南香谷,均為今北京密雲一帶長城附近的地名。「玉璧」、「澠池」兩句,似與藺相如有關。藺相如,趙國上卿,戰國時期的著名政治家、外交家。「玉璧」似為「完璧歸趙」,「澠池」似為「澠池相會」,表現了藺相如面對虎狼之秦國,機智勇敢,善於鬥爭的大無畏精神。

 龍榆生先生如此評論《滿江紅》的特點:「聲情激越,宜抒豪壯情感和恢張襟抱。」(《唐宋詞格律》)由此可見,在詞牌的運用,詞風的張揚方面,非常之時,非常之人,也自然會有非常之選。熊希齡先生早年舉進士,入翰林,但他並非詩人或文學家,考其一生行跡,他本質上是一位政治家、慈善家和社會活動家。因其聰慧好學,加之應試科舉打下的舊學功底,他的詞作也功力深厚,詞藝純熟,既「清婉蘊藉」,也「偏帶衰颯」。民國詞人趙尊岳論熊希齡詞作:「略似蘇辛,輒挾湖海元龍之英氣……」(《熊希齡生平追憶》)他的評價,似有拔高之嫌,但其風格、意旨「略似蘇辛」,還是大體契合的。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熊希齡的《滿江紅》 (2013-10-01) (圖)
生活點滴:「上灶」和「下灶」 (2013-10-01) (圖)
亦有可聞:西施舌 (2013-10-01) (圖)
詞話詩說:薄情歌 (2013-10-01)
畫中有話 (2013-10-01) (圖)
歷史與空間:傳播與交融─宋代的地域文化 (2013-09-25) (圖)
豆棚閒話:「文職將軍」及其它 (2013-09-25)
文藝天地•亦有可聞:醉蟹 (2013-09-25) (圖)
文藝天地•試筆:手機 (2013-09-25)
文藝天地•手寫板:騎車遊洪雅 (2013-09-25) (圖)
歷史與空間:一渠清水向東流 (2013-09-24)
生活點滴:芳香的盛宴 (2013-09-24) (圖)
心靈驛站:雨 後 (2013-09-24) (圖)
遊蹤:黃埔感懷 (2013-09-24) (圖)
來鴻:中秋,在遷移中 (2013-09-24)
畫中有話:打老虎 (2013-09-24) (圖)
歷史與空間: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2013-09-18) (圖)
亦有可聞:鉸月.打月.射月 (2013-09-18)
文藝天地.詩情畫意:趙素仲作品──詩畫人生(十) (2013-09-18)
文藝天地.手寫板:月如u (2013-09-1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