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南寧
——17部委聯合調研 年內報國務院
據本報獨家獲悉,上月末本月初,一個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包括商務部、國土資源部、海關總署、工業和信息化部、環保部等17個部委官員組成的調研組,沿西江順流而下對廣西、廣東進行深入調研,引起了各方關注。這個名為「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編制工作國家部委聯合調研組」,此行目的就是對粵桂兩省區攜手推進的「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進行調研。此間消息人士透露,今年年中國務院已將這一跨省經濟規劃列入擬定的審批計劃,國家17部委聯合調研組此次「兩廣」調研之後,規劃的文本最遲年內將上呈國務院;經審批後,明年料升格為國家發展戰略。 ■香港文匯報記者 古寧
據透露,正在編制的「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主體部分位於廣西境內,整個經濟帶覆蓋珠江、西江沿岸9個城市,其中包括廣西境內的南寧、柳州、梧州、貴港、來賓、百色、崇左以及廣東境內的肇慶、雲浮市。從規劃的定位來看,廣西、廣東迫切希望通過利用連接兩省區的西江水道,貫通資源豐富的大西南,密切具有較強發展潛力的西江經濟帶與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區域之一的珠三角的合作,打造經濟一體化發展平台,從而實現資源富集區與珠三角經濟發達區域協調發展的目標。
覆蓋珠江西江沿岸9市
記者在採訪中獨家獲悉,此前,廣西曾單方面編制了一份《西江經濟帶發展總體規劃》並上報國家發改委。然而,該份規劃並未獲得發改委認可。相關專家透露,中央的意見是希望實施珠江—西江經濟帶聯合發展,從而帶動兩廣經濟一體化。
今年5月,廣西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率黨政代表團曾到訪廣東,就兩廣合作的諸多問題爭取廣東方面的支持。
隨後,兩廣正式啟動了《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經濟帶內的9個地市發改部門負責人在梧州召開了第一次規劃編制座談會,就加快推進規劃編制進行了首輪探討。
兩廣攜手升格達至雙贏
今年8月,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和廣東省省長朱小丹,又率領黨政代表團回訪廣西。正是這次高規格的訪問中,粵方首次表態,廣東將全力支持珠江—西江經濟帶的建設。
有區域研究專家表示,目前廣東正提出粵東西北振興發展戰略,靠近廣西的肇慶、雲浮兩地,正是廣東需要加快發展的區域之一。「胡春華此時明確表態支持珠江—西江經濟帶的發展,不僅可以讓肇慶、雲浮獲得外部政策和資源的助推。同時,兩廣合作密切之後,廣東的湛江、茂名等地,也可加速融入環北部灣經濟圈,這對於兩廣來說無疑是雙贏」。
兩廣攜手推進,事情很快有了眉目。國務院批准的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擬訂的「2013年區域規劃審批計劃」中,「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列在了7個計劃審批區域發展規劃的第一位。廣西發改委人士對此稱:「這意味着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上升國家戰略工作正式啟動了」。
「粵桂合作試驗區」或先行
記者也了解到,汪洋主政廣東時,兩廣成立的「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將納入「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並很大可能成為這一規劃的先行區和示範區。根據規劃安排,該示範區位於廣東肇慶和廣西梧州交界處,雙方各劃出50平方公里。粵桂兩省共同組建試驗區管委會,按同等比例出資成立投資開發公司,負責試驗區土地開發、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招商和運營等,試驗區產生的稅收和其他收益由兩省對半分享。
目前,首期建設的10平方公里啟動區(梧州、肇慶各佔5平方公里),此次國家部委聯合調研組一行,在兩廣調研時特別到了這個啟動區。調研組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是典型的跨省合作,也是西江經濟帶發展的大事,從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視。希望當地黨委、政府做好產業定位、生態保護等基礎性工作,梳理出對合作區發展起到重要促進作用的政策上報到國家發改委,共同推動合作區的發展。
有參與規劃編制的專家透露,因為珠江—西江生態環境較好,「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將破解欠發達地區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的難題,堅持生態環境優先,不以犧牲當地人和後代人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基礎為代價,不以犧牲下游地區生產生活的環境質量為代價,按照建設「綠色通道、綠色經濟帶」的要求,積極探索加快實現現代化步伐的新模式,為中國欠發達地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先行先試、創造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