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本文作者建議以梁實秋論女人忍耐力分析其散文風格。 資料圖片
閱讀評論觀點之二
上期談到如何處理卷一最高層次的題目─觀點評論題,並舉了一些例子讓同學初步了解這種題目的形式及作答方法。但其實評論題不局限於評論作者的觀點,更可評論寫作手法、技巧、用詞等,各種有關文章中的元素都可作為評論的對象。現舉一例:
「中年是下午茶:忘了童年的早餐吃的是稀飯還是饅頭;青年的午餐那些冰糖元蹄葱爆羊肉都還沒有消化掉;老年的晚餐會是清蒸石斑還是紅燒豆腐也沒主意;至於八十歲以後的消夜就更渺茫了:一方餅乾?一杯牛奶?總之這頓下午茶是攪一杯往事、切一塊鄉愁、榨幾滴希望的下午。不是在倫敦夏蕙那麼維多利亞的地方,也不是在成功大學對面冰室那麼蘇雪林的地方,更不是在北平玻璃廠那麼聞一多的地方;是在沒有艾略特、沒有胡適之、沒有周作人的香港。」 董橋《中年是下午茶》
作者曾說:「時代要有生機,語文要有新意,否則山水人文轉眼都老得優雅不起來......」你認為作者於上文能做到他所說的「語文要有新意」嗎?試就上文的用字評論之。
這題正要求考生就文章的用字上,針對作者所言「語文要有新意」作評論。故考生必須先理解何謂「有新意」,然後緊扣這點,於文中找出相應例子作分析闡述。以上這題可這樣作答:
名詞作形容 語文有新意
「作者提到『語文要有新意』,我認為他於上文確實能做到這點。這可見於作者具創意的用字上。首先,作者以『一杯』、『一塊』、『幾滴』3個量詞把『往事』、『鄉愁』、『希望』3種抽象概念變得具體。此外,作者把名詞當成形容詞,如『不是在倫敦夏蕙那麼維多利亞的地方,也不是在成功大學對面冰室那麼蘇雪林的地方,更不是在北平玻璃廠那麼聞一多的地方』維多利亞、蘇雪林及聞一多都是人物,以人物的特徵、風格以表現該地方的風格,這種把名詞當成形容詞的寫法,可見作者做到語文有新意這點。」
相信各位同學對觀點評論題已略有認識,現擬了以下小練習,希望同學藉此鞏固所學之餘,亦嘗試自己能掌握多少答題技巧。■吳一敏 資深中文科教師
作者簡介:福建中學(小西灣)中文科主任,曾獲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及優秀教師等獎項。
學校簡介:福建中學(小西灣)是全港唯一一所在中文科採用完善自編教材的學校。整套教材由初中至高中一共10冊,並配以寫作及口語課本,是一套高度切合學生需要的教材。該校中文科教師師資優良,多位老師獲獎,更獲邀至兩岸等地作分享交流;學生於中文科的成績更錄得連續數年9級增值。
練習問題
試根據下列引文作答問題:
「女人的忍耐的力量是偉大的,她為了男人,為了小孩,能忍受難堪的委曲。女人對於自己的享受方面,總是屬於『斯多亞派』的居多。男人不在家時,她能立刻變成為素食主義者,火爐裡能爬出老鼠,開電燈怕費電,再關上又怕費開關。平素既已極端刻苦,一旦精神上再受刺激,便忍無可忍,一腔悲怨天然的化做一把把的鼻涕眼淚,從『安全瓣』中汩汩而出,騰出空虛的心房,再來接受更多的委曲。」■梁實秋《女人》
不少人認為梁實秋散文風格幽默風趣,試就以上引文分析評論之。
參考答案
同意 / 不同意(這題應選擇同意較合理,因風格幽默風趣的特徵明顯。)
舉例說明:男人不在家時,她能立刻變成為素食主義者。
解釋:女人並非真的變成素食主義者,而是暗示女性節儉,男人在家時會烹調肉食(較昂貴),只
餘下自己則為節儉而吃素(較便宜)。
逢星期三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