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愛滋病患者總有着很多無奈的故事,也常被親人離棄。 受訪者供圖
服務了流浪兒童中心一年後,阿康轉戰大理,照顧愛滋病患者。阿康說得很坦白,在那裡,幾乎只能感受到絕望、歧視和離棄,但在最差、最灰暗的地方,那一線的曙光卻也最耀眼:他見證着一位女愛滋病患者,遇到一位健康男士的追求,二人組織家庭,並誕下健康的寶寶。這種感動,就像看見絕地也開出了鮮花。
假如說流浪兒童中心的義工日子,是經歷風雨,又見彩虹,那麼照顧愛滋病患者的那一年,雖然身處的大理風光明媚,但其實每一天都是在又灰又冷的氣氛中度過,因為阿康在那裡總是見着人類最冷酷的一面。
寧為愛滋人 拒當無情醫護
「那裡的人對愛滋病患者很歧視,親人不理會,醫護人員亦顯得很避忌。」在如此環境,阿康曾見過一位一米七的愛滋病患女士,死時只剩下30公斤,「當時醫護人員打完一支支逐支收費的強心針後,就立刻收拾東西離開,一個穿了整套保護衣物的護士,更要求我幫忙拔去插在死者身上的喉管」。當下阿康先是驚訝,然後忍不住鄙夷那些無情的醫護人員,毫無保護裝備的他,在拔喉管時,心裡更冒起寧願成為愛滋病患者,亦不想成為醫護人員的同類。
醫護人員已是如此,其他人就更甚,例如收屍的仵作,也是將裹屍袋掉在地上,要求義工和家人自己「打包」,再把屍體轉交他們。當阿康抱起那輕盈的30公斤時,心裡卻是無盡的沉重。
夫不離不棄 病妻生健康寶寶
「我在那一年沒有甚麼開心的事發生過,反而在我離開後就有一件事。」原來,曾經有一位女愛滋病患者,遇到一個健康男士的追求,排除萬難結為夫妻,更誕下了一個寶寶。
但不幸的事就在半年後發生,阿康說︰「雖然如果孕婦按時吃藥,能把母嬰傳染的風險降至2%以下,但寶寶在首次的愛滋病測試中,結果呈陽性反應。」這樣的結果,男方的家人最終也發現了媳婦有愛滋病,並要求兒子辦離婚手續,並拒認那患病的兩母子。
不過,由於嬰兒要經過兩個測試才算有最終定案,兩夫婦最後亦被允許去等待最終結果,說到這裡,阿康慨嘆︰「我真不知道那半年時間他們是怎樣過,每天是怎樣的擔驚受怕!」幸好,奇蹟終於發生,寶寶的最終測試是陰性,一個家庭也得以維繫,正如阿康所說的︰「這件事真的令人很感動。」 ■記者 歐陽文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