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流浪兒童在街外時,最大的謀生技能就是翻垃圾。 受訪者供圖
阿康原本將義工計劃的目的地定在非洲,但在緣分的牽引下,卻轉到了雲南,當中也有是機緣巧合。原來,雲南在10多年前也有着阿康父親的足跡,不同的是,阿康父親當時是去治病,受過雲南大夫的照顧。爸爸曾受幫助,兒子回去做義工幫助人,「浪漫一點去想,我算是去報恩吧」。
原本計劃去非洲的阿康,最終因為簽證、旅費等問題而卻步,「好像我去非洲,要人幫我多於我幫人」。於是,他轉身踏足內地,又帶出一個親子故事。
爸爸獲滇醫續命 換得敘天倫
話說10多年前,以「行船」(任職船員)養家的阿康父親患上末期癌症,香港醫生已為他判了死刑,斷言只有6個月命,「當時家人就甚麼療法都試,最終去了雲南治病」。結果,經過當地大夫的治療,阿康的父親多了一年多的壽命,一家人更圓了一起旅行的夢。
雲南為阿康一家換來更多共敘天倫的時間,他亦以自己兩年時間去報恩,試着改善當地邊緣人士的生活。踏足雲南,阿康孤身在外,更明白父親以往行船的漂泊;當年阿康要留港照顧弟弟,一直無法陪伴父親求醫,「所以有時走過雲南的某些地方,我也會想,他會不會也走過這段路、來過這間店、吃過這塊土地種出的蔬果」。 ■記者 歐陽文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