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傑 浙江工商大學法學院教授
近期發生的兩起事件無疑將再次引起國際社會對「慰安婦」問題的高度關注。
事件之一:韓國女性家族部正積極收集包括中國在內的慰安婦問題的史料,準備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記憶遺產,此舉獲得了韓國文化廳的支持。對於韓國此舉,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1月15日表示不悅,並認為此問題在日韓間早已解決。
事件之二:1月16日下午,繼眾議院之後,美國參議院在全體會議上表決通過了包括慰安婦問題的美國政府2014財年預算法案。在法案附加文件中,眾議院「敦促國務卿推動日本政府處理(2007年眾議院通過的)決議所提事項」。而在2007年決議中,眾議院要求日本政府以正式、明確的方式承認「慰安婦」問題,就此問題道歉並承擔相應歷史責任。
從亞洲國家視角來看,要推動此問題的最終政治和法律解決,則首先需要在「慰安婦」的稱呼上作必要反省,統一各自立場,改變當前的「慰安婦」稱謂,而宜統一稱呼為「性奴隸」。
「慰安婦」稱呼是對受害女性的二次傷害
「慰安婦」是日本對於二戰期間被強迫為軍人提供性服務女性的稱呼。日本《廣辭苑》將其解釋為「隨軍到戰地部隊,安慰過官兵的女人」。與此針鋒相對的定義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迫為日本軍人提供性服務、充當性奴隸的婦女,是日本軍隊專屬的性奴隸。根據中國「慰安婦」調查研究會的工作人員張雙兵的調查和估計,整個對華戰爭期間約有30萬到40萬的中國女人被日本侵略軍強迫抓進他們的所謂的「慰安所」。
很顯然,就上述兩定義而言,日本的定義是站在外在視角,尤其是施害者的視角來稱呼戰爭期間被迫給日本軍人提供性服務的女性,是把被迫提供性服務的女性作為娼妓看待的,因而此稱呼既完全無視提供性服務的女性的被動和被迫的狀況,掩蓋了日本政府和軍方在此制度的建立和運行過程中的主導性和主動性,也會給他人以強烈的暗示,意味着這些女性地位的不堪,因而容易為他人所歧視,因而實際上相當於對受害女性的再次傷害,是極不可取的。正如中國「慰安婦」調查研究會調查人員在山西盂縣調查到的受害者所言,她們不想擔當「慰安婦」,是被迫的。她們對日本鬼子,恨的咬牙切齒,恨不得吃其肉,剝其皮。
而就第二個定義而言,儘管其在實體內容上能夠反映作為受害者女性的被動地位,因而具有一定的可取性,但由於在形式上沒能鮮明地反映此點,對於受害者而言,依然不能很好地在形式上起到「平反」之效,因而也有其不可取之處。相反,由於「性奴隸」這一稱呼不僅正確地反映了日本軍方在此制度的構建和運作過程中的主動性和推動力,也鮮明地突出了女性受害者作為此制度的「受害者」的被動性,作為替代,「性奴隸」這一稱謂應當是最恰當的。此種恰當性不僅體現在其背後的意涵上,也體現在日本對此稱謂的忌諱上。
2012年7月,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指示美國所有文件和聲明禁用按日語直譯的「慰安婦」一詞,將其改為「被強迫的性奴」,以此要求日本正視二戰期間的性暴行。此稱謂的改變馬上擊中了日本的「要害」,觸及了日本的忌諱。日本外相玄葉光一朗馬上作出了反應,稱已下令對此報道的真實性進行確認,如果美國國務卿使用了「性奴隸」一詞,日方將以此前首相謝罪和創建援助慰安婦基金等措施為例,指出這種稱呼是錯誤的。
追究日本侵犯人權惡行
事實上,對於日本在二戰期間強徵性奴這一嚴重侵犯人權的犯罪行徑,國際社會早就表示了嚴重關注,並作出了相應反應。例如,加拿大國會2007年通過決議案,要求日本為二次大戰期間強迫亞洲婦女充當軍妓一事道歉;歐洲議會2007年在斯特拉斯堡也討論並通過了要求日本對此問題道歉的決議案,並要求其對受害者及其家屬給予經濟賠償;荷蘭議會下院2007年同樣全票通過一項類似動議。
而就亞洲國家而言,目前除了韓國、菲律賓國會通過上述類似議案要求日本道歉外,尚無其他國家跟進(台灣地區也曾通過類似議案),更遑論在名稱問題上統一選擇何種稱謂的問題。考慮到被強迫當性奴的女性主要來自中國、韓國、越南等亞洲國家,在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此問題的背景下,尤其是在日本政府「右傾」明顯,復活軍國主義「躍躍欲試」的背景下,作為反制日本的一種有效手段,亞洲國家有必要在此問題上採取類似的統一立場,並在稱謂上改變此前所接受的「日式」定義。
實際上,部分亞洲國家已經意識到「慰安婦」定義的不妥。例如,受美國「性奴」稱呼的影響,韓國政府也表示考慮採用類似稱呼取代「慰安婦」。2012年12月6日,南京大學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所所長張憲文在《南京大屠殺全史》出版發佈會上鄭重提出,「慰安婦」稱呼是從日本軍人角度而言的,而受害國婦女大多為被誘騙或強迫而淪為日軍發洩性慾的對象,因此,應改稱「慰安婦」為「性奴隸」。
事實證明,要防止一個曾經發動戰爭的國家再次成為發動戰爭的「伏地魔」,推動其對戰爭加以徹底反省是必要的。而就日本而言,其欲向外界證明自己係「正常」國家,正視過去並勇於承擔相應責任既是前提也是基礎。在國際社會已經作出有效行動的背景下,亞洲國家有必要統一立場並採取適當步驟,推動日本正視自身在「性奴隸」問題上應該承擔的責任,並對受害者提供有效賠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