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問
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在新春酒會的演辭,清晰傳遞中央堅定不移支持香港依法普選的信息,為港人撥開迷霧,讓廣大香港同胞看清誰在破壞普選、什麼因素干擾普選,若果讓這些因素發展,香港距離普選就會越來越遠。社會各界有必要大聲地說出自己的意見,法治精神是香港的核心價值,任何違反憲法、違反法律的行為,爭取所謂「符合國際標準」的選舉,企圖達到政治獨立實體的模式,都會妨礙香港早日實現普選行政長官。任何政黨提出的政改方案,如果不按照《基本法》和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得不到中央的支持,得不到廣大香港市民的支持,必然走向失敗。
香港立法會需要有三分之二的多數才能通過普選方案,香港人若想早日實現普選,首先就要把自己的聲音傳遞給立法會議員,讓他們明白依法推動普選的重要性,讓那些企圖「另搞一套」的激進反對派不能為所欲為。中國是單一制國家,地方的一切權力都是受中央授予的。香港市民弄清楚這一點非常重要,就更加明白提名委員會是唯一獲得中央授權的選舉提名機構,是由基本法憲制性文件所規定的,其他的什麼「公民提名」、「政黨提名」,都是沒有憲制根據的,根本不可能獲得實現。「公民提名」、「政黨提名」方案只會拖延甚至拉倒香港普選,是和香港市民落實普選的願望對立。有了這種共識和依法普選的基礎,香港市民將會有商有量,就可以提出各種各樣的方案 ,提供給特區政府參考。
任何方案都要符合《基本法》和人大決定
張曉明指出:「希望彼此都講法理、講道理。只要是在《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的基礎上提出的任何方案、任何建議,我們都樂意商討。」說明中聯辦也希望立法會政黨,能夠按照《基本法》和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提出有關普選方案的建議和具體方案。現在有一部分人擔心自己不能入閘。事實上,這一部分人應明白,只要按照《基本法》的有關規定,他們仍然可提出有利於他們的方案。關鍵是不論甚麼方案,都要尊重憲制的框架,這也是全世界選舉的通例。
三個「漠視」影響普選順利落實
張曉明在講話提到了三個「漠視」,即漠視一國原則,漠視中央的憲制地位和權力,漠視廣大港人珍視的法治精神。這三個問題,值得某些政黨人士高度重視,以便在今後政改商討形成共識。
香港實行「一國兩制」,一國是兩制的前提,一國是授權的一方,香港的高度自治是被授權的一方,從屬關係是非常清楚。香港不是一個獨立國家,兩制不能凌駕於一國,不可完全照搬西方的選舉制度。提名委員會的存在及其功能,正是體現一國的原則,讓那些企圖搞獨立或者分裂國家的人,不可能佔有權力。
漠視中央憲制的地位,也是普選行政長官的一個重大問題。中央對香港的政制發展,有主導權和批准權。無論是甚麼方案,如果牴觸《基本法》和人大常委會決定,都是對中央主權的抵制和挑戰。中央有對行政長官和主要官員的任命權力,這充分說明中央和香港特區的從屬關係。中央的任命權是實質的。如果香港不依法選舉,產生一個中央不會任命的行政長官,結果一定是要進行重選,這是費時失事,自找折騰,更可能造成憲制危機。
漠視廣大港人珍視的法治精神,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則問題。每一個香港人都知道,《基本法》草擬和制定的時候,已廣泛徵詢港人意見,各方面都認同《基本法》符合中英聯合聲明和香港長治久安。《基本法》對普選行政長官的程序已經作出規定,不能蓄意違反。不依照《基本法》規定的提名委員會制度,就是蓄意挑戰法治精神,阻撓落實普選,和民意背道而馳。只有依法落實普選,才是優質民主,才能保障香港福祉。如果不依照法治的民主,將來會有人依樣畫葫蘆,使用非法手段推倒選舉結果要求重選,形成惡性循環。情況就像泰國今日的亂局。
任何政黨提出的政改方案,如果不按照《基本法》和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得不到中央的支持,得不到廣大香港市民的支持,必然走向失敗。討論政改的過程,亦反映政黨的法治觀念和民主素質,必然影響政黨今後在各個選舉中的支持率。
張曉明主任已經作出提醒,依法討論普選方案,討論的餘地就相當大,可以有商有量達成共識,是遞出橄欖枝,香港七百萬市民盼望的2017年普選就能夠實現,推動選舉成功的政黨將會在香港史冊上留名。如果有政黨一意孤行走另外一條不歸路,那麼就是破壞普選的罪人,一定會被票債票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