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3月4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春雪初照人


放大圖片

■ 春雪壓紅梅。 網上圖片

若 荷

今年山東蒙陰縣的冬天,一冬無雪,一個漫長的季節就這麼過去了。就當我們面對霧霾,默默渴求雪花降臨的時候,另一個節氣已不期而至。這個節氣的名字叫「立春」。在我國,立春不僅是一個節氣,而且還是一個重要的節氣,它象徵着東風吹送,春天伊始。在它的身上,有着冬春兩季明顯的色彩轉折。從這一天開始,氣溫回升,陽氣漸暖,早上出門,你會感受到原本的那股寒氣,不知何時變得柔和起來,甚至在那一刻,你會捕捉到一絲春天的意味,一縷早春的信息。

早春,是一個迷人的字眼,這個時節的天地萬物,看去是那麼安靜,安靜到不被人覺察。萬物的甦醒,或許就在這一時刻。每一種生命的變化,都像變魔術一般,在你不經意間萌發、嬗變,就如生命的涅槃。它們的變化之悄然,之神速,令你措手不及,目不暇接。就像我們行走在路上,看馬路兩邊整齊的行道樹,昨天還是視野裡的舊景,但,當你幾天之後再去觀察,這才發現一些莫名的驚喜。它們會在這乍暖還寒的天氣裡,突然就那麼柔潤起來,透出青格英英的生命之氣。早春就是這樣,時而模糊,時而清晰,時而又隱入浩浩萬物的洪流裡去。

如果沒有這場雪,或許一個無雪的春天就這麼開始了,開始得無動於衷,無精打采。無雪的冬天,縱然走進春天,也是沒有多少新意的,觸及不到人們心底裡的那份熱愛。誰能想到,立春的這天,北方普降大雪,頃刻,滿天滿地的雪花從空中急急墜落,為枯黃的大地增添了一抹亮麗的春意。這場春雪的好,有對春季莊稼的利益,中國人有句諺語說:「大雪兆豐年。」與其說是農諺,不如說是我國幾千年農耕勞作流傳下來的經驗累積。另一種意義的延伸,就是有益於城市裡的空氣與環境,空氣與環境,是人類生存的「重中之重」,這場恍若隔世的悠揚之雪,多少能夠扼制一下空氣污染的頑疾。我就在那幾天的網絡上,看到人們對這場大雪的讚美--「春雪」。

春--雪,一個多麼純潔而又浪漫的詞彙。春雪的本身並沒有什麼特別,只因它們來的遲,來的充滿了人們的期待與渴望,它便成了2014年早春的一個有關雪花的傳奇,引來人們無數的驚喜,著書擬詩,皆成妙文,用耳聞目見,褒獎這場雪的貢獻與榮譽。那天的春雪,景象是多麼壯觀啊,你是沒有來到北方,沒有來到我的家鄉,如果來,你也定會看到,紛紛揚揚的大雪,從晚上一直下到白天,又從白天一直下到晚上。翌日的清晨,雪晴之後,無論是大街上還是小巷裡,到處都是歡騰的人群,打雪仗、堆雪人,把一個個雪人堆砌得惟妙惟肖,那個場面,不亞於一場雪的慶典,一場與雪有關的狂歡。

立春的那天,雪好深。聽雪踏在腳下「咯吱咯吱」的聲響,竟也成了一種無與倫比的享受,就像聽一曲抒情的音樂交響。人行走在雪中,口中的白氣呵在冰冷的空氣裡,額前髮絲在斜風裡抖動,那情景,讓人無端產生一股豪邁。那天的雪,深沒腳踝,在我們北方的近幾年裡,是幾乎都見不到的。今冬無雪,無雪的氣候帶來的是病毒的肆虐。醫院的走廊裡,傳出陣天的咳嗽,同為患者,我也打點滴、吃中藥,輪番治療半個月。正當無計可施之時,等來這場漫天飛舞的春雪,彷彿這雪,不是寒冷的預兆,而是春季裡的玉樹花開,會給我們帶來奇蹟,帶來希望!

真的是玉樹花開呢!唐代詩人岑參不就寫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嗎?雪中看山,一座座皚皚的白;看樹,一株株經了雪的包裹;看房屋,散射出一片片耀眼的銀輝,到處銀裝素裹。我真懷疑,那不是雪,而是覆蓋在大地上的一件銀衫玉披,是前來挑戰人間陰霾的潔白而美麗的使者!

幾天之後,雪開始融化,許久沒有看到的冰掛,也在屋簷上一排排垂掛起來,像是為這場春雪製造出一個完滿的氣氛。這樣的景象,是多年前早就不見了的。這樣的冰掛,只能在許多年前的山村裡才能看到,在空氣清新的山裡,氣溫降低的時刻,雪以平壑填谷的姿勢,覆蓋山野、莊稼,那些冰掛也在農家的屋簷上,美如琉璃。立春大雪之後的某天,我去外地,車子駛過白雪覆蓋的山野和村子,打開車窗,一股清冽的山風撲面而來,鼓勵着我去深呼吸,肺葉一再愉快地擴張。

在這裡,大雪過濾了一切,亦掩埋了一切,化腐朽為神奇。正因為這樣,身居城裡的人們就更加盼雪,盼望大雪把城市裡的污濁空氣同樣過濾,讓一切痍痏和着泥水永遠葬入地底,給城市來一次神聖的洗禮。然而它們,總是與城市無關,與城市裡的人群無關,與塵囂彌地的街道無關,更與眼下莫名的霧霾無關。

山野裡的雪,是最有層次的,它們圍着山坡層層而上,到達山頭之後,就逐漸看不見了,茫茫一片,看不見黑色的泥土。山頂之上,一色的白,極像一頂草帽浮動在野外,只是這頂草帽是不斷溶化的,當太陽的金光一旦出來,照射過後的它們,就和山腳下的泥土一樣裸露出來,黑油油地敞開山巒的胸懷。雪則消融不見了。雪化成了水,水成了滋潤泥土、灌溉青苗的養分。

倘若在這個時候走向田野,你能聞到泥土的芬芳,沿着春暖的地氣徐徐上升,繼而轉化成春天的熱量。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聽老人們說,每個地方的地氣,都是不一樣的,不同的地氣,決定了不同的泥土的味道。我不知道,南方與北方的泥土之間的差別,然而我知道,北方的泥土,雖然不是那麼肥沃、富饒,但它的芳香裡,有莊稼的味道,有桃花春水的味道。

是雪花滋養了它們。通過泥土地上浪漫的雪光,通過融化着雪水的泥土的芬芳,空氣變得潔淨起來,土壤變得鬆軟起來,萬物開始萌生起來。不用時光的佐證,來不及聽誰的讚美,就在這漸暖的風裡,將養分注入枯焦的枝條,使它們逐漸柔軟起來,充盈起來,一顆顆芽胚鼓脹起來,那是春日將之怒放的花苞。除此之外,我們什麼時候還聞得到花與泥土的芳香呢?

生活就是這樣,風調雨順,四季祥和,耕樵相悅,一切才能如常,才是人間最為美好的風景。

相關新聞
百家廊:春雪初照人 (2014-03-04) (圖)
琴台客聚:香港兩報人之死 (2014-03-04) (圖)
翠袖乾坤:老美 (2014-03-04)
海闊天空:逃離大暴雪 (2014-03-04)
見多識廣:哈爾濱人最能喝 (2014-03-04)
思旋 天地:生財有道 (2014-03-04)
淑梅足跡:舌尖上的故事 (2014-03-04)
百家廊:舊上海新天地 (2014-03-03) (圖)
翠袖乾坤:新公屋的老人社區 (2014-03-03)
跳出框框:減肥 (2014-03-03)
琴台客聚:一方之言廣府話 (2014-03-03)
生活語絲:走紅的閻連科、余華 (2014-03-03)
思旋天地:韶山之行 (2014-03-03)
網人網事:越來越少的純 (2014-03-03)
百家廊:悠悠假期 (2014-02-28)
翠袖乾坤:基斯杜化˙鍾斯 (2014-02-28)
古今談:中國航天飛機發展迅速 (2014-02-28)
雙城記:哈維和小波 (2014-02-28)
方寸不亂:請客需有道 (2014-02-28)
演藝蝶影:《重唱四重唱》的後台 (2014-02-2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